当前位置: 首页>上合研究>研究专著

中国“新安全观”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2 11:24:20作者:李敏伦文章来源: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李敏伦 著 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作 者:李敏伦 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6-1

  版 次:1

  页 数:276

  字 数:250000

  印刷时间:2007-6-1

  开 本: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

  I S B N:9787010062495

  包 装:平装

 

  内容推荐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战略视角,系统、翔实地论述了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新安全观”、议题转换、发展前景,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多边外交战略的关系等重要问题。

  该书在对“新安全观”内涵的剖析与概括,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历史梳理,对重要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以及对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的阐述等方面都具有新意。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中国“新安全观”

  第一节 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及历程

  一、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

  二、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历程

  第二节 中国对“新安全观”的阐释

  第三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体系

  一、相互安全、综合安全和普遍安全——达致发展安全和合作安全的前提共识

  二、发展安全和合作安全——获取共同安全的途径 

  三、共同安全——中国“新安全观”的最终目标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新安全观”的具体实践

  第二章 “上海五国”协商机制的成因及其意义

  第一节 成员国自身发展需求是“上海五国”协商机制形成的内在因素

  一、中国的全面发展需要周边国家的合作

  二、俄罗斯恢复国力需要周边环境的稳定 导言

  第一章 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基础——中国“新安全观”

  第一节 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及历程

  一、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背景

  二、中国“新安全观”提出的历程

  第二节 中国对“新安全观”的阐释

  第三节 中国“新安全观”的理论体系

  一、相互安全、综合安全和普遍安全——达致发展安全和合作安全的前提共识

  二、发展安全和合作安全——获取共同安全的途径 

  三、共同安全——中国“新安全观”的最终目标

  第四节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新安全观”的具体实践

  第二章 “上海五国”协商机制的成因及其意义

  第一节 成员国自身发展需求是“上海五国”协商机制形成的内在因素

  一、中国的全面发展需要周边国家的合作

  二、俄罗斯恢复国力需要周边环境的稳定

  三、哈、吉、塔维护国家独立需要周边大国的帮助

  第二节 国际社会发展趋势是“上海五国”协商机制形成的外在因素

  第三节 “上海五国”协商机制的形成是中国积极推动的结果

  第四节 “上海五国”协商机制形成的内外影响

  第三章 “上海五国”协商机制——寻求边境安全与打击“三股势力”

  第一节 边境安全与“上海五国”协商机制发展的关系

  一、边境安全内涵演化

  二、“上海五国”寻求边境安全的实践

  三、边境安全内涵演化对“上海五国”实践的作用

  第二节 以寻求边境安全为主要议题的“上海五国”协商机制

  第三节 打击“三股势力”的合作成果及意义

  第四章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伊始的议题——突出联合反恐

  第一节 突出联合反恐的原因

  第二节 联合反恐对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联合反恐的演变历程

  第四节 以联合反恐为主要议题的上海合作组织特征

  第五章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另一根支柱——加强经济合作

  第六章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景展望

  第七章 其他重要性国际组织的发展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启示

  结束语: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多边外交战略的关系

  中文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