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现实意义不减 中国推包容发展
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中新网6月25日电日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文化遗产申请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对此,美国《侨报》近日发表社论称,丝路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从未减弱,相反,在这个时代其作用凸显,更应受到广泛重视。从古丝绸之路走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期待打造升级版的“繁荣、安全、开放、合作、包容和共赢”世界发展格局。
文章称,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构想,跨越时空为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国的交流合作打开了巨大想象空间,也让中国的盛世梦想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
2100多年前,一个叫张骞的陕西汉中人,受汉武帝委派,走出西安城门,跨过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梁柱桥——渭桥,开始了一次彪炳千秋的“出访”。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的不朽传奇,“丝绸之路”开始进入国家史册。在这条路上,在悠长的驼铃声中,亚欧大陆的古老文明几千年来不断出发,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各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生活方式都在这里相互渗透、碰撞、交融……
文章指出,中国和中亚国家如今共同推动丝路申遗,绝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一段历史,缅怀几位伟人,而是要在这条沟通中外和古今的道路上谱写新传奇——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这条经济带所承载的现实与未来空间,超越国界,超越经济,是中国伸向世界、伸向未来的“橄榄枝”。
在经济层面上,有人说“丝绸之路经济带”像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但它不是,它不是东部转移而来的经济形态,而是根植于这片土地,源自于自己的历史,适应自身地域特点的经济复兴。
在国际关系上,三国联合申遗,不仅是去记忆共同的历史,还要串起共同的现在与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要全面加强务实合作,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在文化交流上,丝路留存的不仅是莫高窟的洞穴,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更要谱写活的历史。印度的佛陀、伊斯兰教的真主曾从这里走入中国,并融入中国人的信仰世界,和本土文化一起,构建起中国人的灵魂居所,千百年来人们在此安放心灵。今天,中国人该怎样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丝路途经的新疆甘肃等地,古老的伊斯兰教怎样焕发新意,怎样帮助信众解答现实困惑,怎样与宗教极端势力抗衡,怎样用真正的宗教信仰引导被蛊惑的青年?
文章认为,丝路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从未减弱,相反,在这个时代其作用凸显,更应受到广泛重视。从古丝绸之路走到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期待打造升级版的“繁荣、安全、开放、合作、包容和共赢”世界发展格局。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06-25 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