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内容提要:“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欧亚大陆最大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具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地区组织的鲜明特点。它的成立不仅会促进各成员国的安全与繁荣,而且也将影响本地区政治力量布局,有利于推动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001年6月15日,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了一个崭新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该组织的成立是对欧亚大陆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
一、“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是“上海五国”进程发展的必然结果
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首次会晤,决定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元首会晤,于是,五国元首会晤机制便建立起来,被称作“上海五国”。在第一次上海会晤和第二次莫斯科会晤中,五国两方,即以中国为一方,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讨论了消除边境地区紧张与对峙的问题,并先后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通过这两个协定的签署,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之间形成了一条长7,000多公里、宽200公里的广阔的和平地带。随着中国同上述四国之间边境地区紧张与对峙的消除和和平友好边界的建立,五国元首会晤的议题自然就由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和裁军问题转移到合作方面来;同时,五国两方的会晤机制自然也就变成了五国五方会晤机制。从第三次阿拉木图会晤到第五次杜尚别会晤,五国元首讨论的议题不断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现在已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外交、文化、能源、交通等各个领域。五国合作的迅速发展,对“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提出新的要求。于是,五国元首在2000年7月杜尚别会晤时,提出了把“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转变成合作组织的问题。“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完成了“上海五 国”由地区安全论坛到合作组织的重大转变。
二、“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
“上海合作组织”具有许多与其他地区组织不同的特点:
1.“上海合作组织”是历史上第一个由中国倡导,在中国成立,用中国城市命名的地区合作组织。
2.“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大陆最大的地区合作组织。它地跨大半个欧亚大陆,东起太平洋,西到芬兰湾,南达兴都库什山,北到北冰洋,占欧亚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口1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3.“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安全为先行的多边合作组织。苏联解体后,民族分裂主义、宗 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在中亚地区抬头,并与地区外各种政治势力和极端势力相勾结,对有关国家及欧亚地区的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五国元首开始就地区严峻的安全形势进行磋商,决定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1999年,五国元首在比什凯克会晤中正式提出了采取联合行动“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问题。2000年五国元首在杜尚别会晤时,再次重申了“联合打击对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成主要威胁的民族分裂主义、国际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以及非法贩运武器毒品和非法移民等犯罪活 动”的决心。今年6月15日,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使六国打击“三股势力”的工作法律化、制度化。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安全、稳定、和平的环境,为发展其他领域的合作创造条件。
4.“上海合作组织”是不结盟的、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开放性的地区合作组织。所谓不结盟,就是成员国之间结伴而不结盟;所谓不针对其他国家为组织,就是不视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组织为对手和敌人,争取同他们发展良好的关系;所谓开放性,就是这一组织敞开大门,可以在条件成熟和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吸收认同本组织宗旨和原则的有关国家为新成员;同时,积极稳妥地与其他国家及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5.“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贯穿着“上海精神”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上海精神”是“上海五国”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其核心就是“互利、互信、平等、协商、尊重多种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实践证明,本着这一精神,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和平地解决彼此间的歧异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在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的基础上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6.“上海合作组织”倡导新型的安全观、新型的国家关系和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新型的安全观的内涵就是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新型的国家关系的核心就是结伴而不结盟。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的特点就是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共同倡导、安全先行和互利协作。
7.“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和俄罗斯两个结成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国一起参加并起重要作用的地区合作组织。“上海五国”进程的顺利发展得益于中俄两国间卓有成效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也与中俄团结协作密切相关。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的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中国和俄罗斯将继续与其他成员国一起共同努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三、“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意义重大。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它的成立“将在本质上改善亚欧大陆的政治景观”。具体来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具有以下意义:
1.有利于六国和本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将把打击“三股势力”作为主要任务,使其步入实际行动阶段。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将密切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并为此采取具体步骤。因此,它的成立将有力地推动六国和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2.有利于六国抵御外来干涉和压力。六国决定今后在地区和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上继续协调立场,加强合作。当前要维护和遵守作为战略稳定基石和裁减战略核武器基础的1972年“反导条约”,反对美国在亚太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六国决心通过合作,加强自己的力量和地位,以便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3.有利于推动欧亚地区合作进程的健康发展。当前,亚洲地区各种力量正在重新组合,各种地区合作机制先后建立。此时,六国组成“上海合作组织”,可以改善欧亚地区的政治景观,推动欧亚地区区域化进程朝着有利于地区稳定与繁荣的方向发展。
4.有利于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经过六国的共同努力,“上海合作组织”将成为世界重要的力量中心,“上海精神”也将得到发扬。这对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任务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新事物。它的成立仅仅是漫长征途中的第一步。在它面前摆着许多紧迫的任务:
第一,抓好打击“三股势力”的工作。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这一重要的法律文件签署后,须尽快建立比什凯克反恐怖中心,以便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
第二,加强各成员国在政治、外交、经贸、科技、文化、环境、能源、交通等方面的合作,以便促进各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各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巩固。当前需要大力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经贸合作的扩大有利于加强六国政治关系的基础,有利于遏制“三股势力”利用社会问题进行破坏活动。
第三,六国要加强文化方面的协调与合作。文化合作是六国新开辟的一个合作领域。中亚及其毗邻地区多种文化交汇,这里集中了华夏文化、伊斯兰文化、斯拉夫文化和印度文化。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碰撞、冲突和战争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只有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培育不同文化人民之间的情谊。为此,将在2001年下半年在北京举行六国文化部长会晤。
第四,完善、加强“上海合作组织”机构,保证其高效运行。“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上海五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已建立起一年一次的元首正式会晤机制、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外交、国防、执法与安全部门领导人会晤机制。为了协调“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已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协调员理事会。六国元首责成国家协调员理事会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有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确定“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目标、任务、吸收新成员的原则和程序、作出决策的法律效力、与其他国家和其他地区组织协作的方式等重要问题,供2002年元首会晤签署。
第五,高举和平与合作的旗帜,坚持“上海精神”,把“上海合作组织”办好。为此要掌握以下两项原则:一是要坚持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其他组织、开放的原则。这是保持“上海合作组织”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二是各成员国要本着平等、协商、互信、互利、彼此尊重、团结合作的“上海精神”,处理内部的一切问题。只有这样,“上海合作组织”才能始终保持凝聚力和活力,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
“上海五国”过去五年的发展是成功的。“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五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可以相信,只要“上海合作组织”六个成员国本着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平等相待、团结协作的精神,就能世代友好,永结联谊,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将“上海合作组织”办成欧亚大陆团结、高效、充满生机的地区多边合作组织。
(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本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完稿于2001年7月8日)
来源:《和平与发展》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