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跨越 深远的影响——上海合作组织圣彼得堡峰会评析
今年6月7日,由一年前“上海五国”发展而来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俄罗斯的历史名城圣彼得堡举行第二次元首会晤。各位元首站在时代的新起点,隆重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签署了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协定。峰会再次确认“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并以其通力协作和重要成果,破除了种种流言蜚语,使这个新生国际组织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诚如江泽民主席所说,这次峰会时机重要、内容重要、意义重要。
时机重要:峰会的背景独特
这次峰会虽说是一次例会,背景却比较特殊。
人所共知,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亚洲大陆关于军事领域信任和裁减武装力量这两个协定的基础上诞生的,以解决边界问题为发端,维护共同安全为主轴,进而注入政治、经济合作等方面的新内涵。作为一个从会晤机制转向合作机制的新生事物,该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年来,上海合作组织做了许多工作,需要进行总结。它在解决组织建设问题的同时,成员国间各领域具体协作的发展和制度化进程也在推进。2001年9月14日各成员国政府首脑阿拉木图首次会晤和2002年1月7日外长北京会议及4月26日外长莫斯科会议,均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国防、外交、边防、执法安全“比什凯克小组”、文化、紧急救灾部门和其他政府机构间,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上海合作组织所显示的活力,引起举世瞩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磨合。这次圣彼得堡峰会的意图,是要回顾总结上海合作组织一年来的工作,并从战略高度规划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大计。
一年来,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上海合作组织面临挑战。“9·11”事件之后,美国在反恐旗号下,将触角伸进了作为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中亚地区。加之, 今年5月24日俄美元首举行会晤,签署了《俄美关于削减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俄美新战略关系联合宣言》和《俄美反恐合作联合宣言》等一系列文件;俄罗斯北约关系发生新变化,5月28日成立了俄北常设理事会 “北约20”机制。这些新动向的矛头并非直指上海合作组织,但确实使得包括中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不少人,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对圣彼得堡峰会的成效产生怀疑。有人就说,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安全合作与反恐斗争中“作用下降”、“凝聚力削弱”;还有人说,上海合作组织的反恐意义似乎不复存在,将来“更倾向于发展成为类似东盟那样以经济合作与发展为核心的地区合作组织”,甚至还预测圣彼得堡峰会“将是象征性的”,该组织“不再令任何人满意”,等等。调子之低沉,之奇特,颇为令人诧异。然而,圣彼得堡峰会发表的文件和各位元首的讲话,却以实质性的进展证明了这些论调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峰会文件指出,要尽快完成本组织宪章和本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协定的程序,这将有助于尽快启动本组织的所有机制,以保障组织有效运作。还强调说,在本组织框架内将采取切实步骤,落实《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制定关于多边合作打击非法贩卖毒品、武器和其他形式的跨国犯罪活动以及非法移民等相关文件。重申建立该组织的目的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加强多领域协作,以维护和巩固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鼓励不同领域开展有效的互利合作,促进组织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各成员国坚定不移地表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可以更有效地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有助于各国和各国人民发掘睦邻、团结、合作的巨大潜力。
内容重要:峰会的成果丰硕
这次峰会进一步确定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方针,在组织的机制化和法制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则为该组织奠定了稳固的法律基础。
圣彼得堡峰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峰会进一步规划了上海合作组织的使命。
关于该组织的国际大环境,共识是:各成员国在逐步形成的国际关系多极化体系框架内建立彼此关系,21世纪的国际秩序应以重大问题集体解决机制为依托,视法律至高无上,使国际关系不断民主化。各成员国希望加强合作,探索驾驭全球化进程,化解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因素和可能的风险,保持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展的多样化形式。着重指出,全球化和各国的国 家利益不是相互排斥,而是正在发展的世界格局中的相互补充的因素。国际社会需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和相互协作为基础的新型安全观,这有利于彻底消除安全破坏因素和新威胁的根源。
关于成员国关系的基础,原则是:互相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国家边界不可破坏,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谋求在毗邻地区的单方面军事优势。所有成员国一律平等,在相互理解及尊重每一个成员国意见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在利益一致的领域逐步采 取联合行动,和平解决成员国之间的分歧。
关于成员国彼此间的合作,主张是:一致同意以各国人民历史形成的联系为基础,力求进一步深化全面合作,共同努力为维护和平、保障地区安全与稳定作出贡献。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打击非法贩卖毒品、武器和其他跨国犯罪活动,以及非法移民。鼓励开展政治、经贸、国防、执法、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交通、金融信贷及其他共同感兴趣领域的有 效区域合作。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在参与世界经济的进程中协调立场;根据成员国的国际义务及国内法,促进保障人权及基本自由。
关于经济合作的方向,提法是:发展经济关系是组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将根据2001年9月14日签署的本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备忘录,加快建立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及制定多边经贸合作长期纲要的谈判进程。在近期内,确定在交通和能源设施建设、水利、能源开采和运输以及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具体协作的优先项目。支持和鼓励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逐步实现商品、资本、服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
2、峰会全面地确定了反对“三股势力”的任务。
峰会各项文件反复强调,各成员国决心积极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有组织犯罪、非法走私毒品、麻醉品和贩卖武器,视其为跨国危害。表示坚决反对一切恐怖主义行为、方法和活动。强调打击恐怖主义应在国际法准则和原则基础上进行,不能混同于反对某种宗教、个别国家和民族,不能有倾向性,不能搞“双重标 准”。提出要在联合国框架内制定反恐原则,奠定明确的、各方都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律基础尤其重要,以免产生双重解释,并被用作干涉他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的借口。各成员国坚信,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社会基础,包括消除贫困、失业、愚昧和种族、民族、宗教歧视是全球反恐斗争的一个重要方向。各成员国不允许在本国境内培训恐怖分子、给恐怖活动提供资助,拒绝向恐怖分子提供庇护所。
峰会决定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总部设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比什凯克市,必要时可在各方境内设立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分 部。认为这对上述反“三股势力”的努力是一大贡献。
3、峰会鲜明地阐述了对重大国际问题的共同立场和主张。
关于联合国的地位,峰会强调:各成员国重申愿全力支持加强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负主要使命的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和效能。
关于防止核扩散,峰会认为:遵守国际核不扩散制度是保障亚洲及全球和平与安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让所有尚未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或签署与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国家尽快履行上述程序,将有利于加强各层次的战略稳定。支持建立无核武器区,包括支持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在中亚建立无核武器区的建议。强调尊重和支持蒙古的无核地位。欢迎俄美就进一步大幅度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签署的新条约,认为这是对核裁军做出的一个积极贡献。呼吁尽早开始多边谈判,以制定关于不在外空部署武器,不针对外空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的全面协议。
关于人权问题,峰会指出:本着遵循 《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之义务,确认所有人权的普遍性、不可分割性、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关联性,重申本国均有义务尊重人权和人的基本自由。认为,和平与发展是促进和保障人权的基本保证,反对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 准和以人权为由干涉他国内政。
关于地区安全,峰会表示:希望亚太地区成为一个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的地区,愿与所有国家及本地区组织开展建设性合作,以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在《联合国宪章》和国家法框架内运作、平等兼顾各参与国利益和立场的全地区集体安全体系。对中东持续冲突局势深表忧虑,认为这一局势给地区和世界安全与稳定带来消极影响。呼吁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尽快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积极响应国际社会促和努力,回到寻求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上来。愿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保证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所有 相关决议,继续进行政治外交努力。
峰会再一次向国际社会显示了各成员国决心加强区域合作、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坚定信念。峰会为上海合作组织树立了又一个里程碑。
意义重要:峰会的影响深远
上海合作组织覆盖着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区域 (占欧亚五分之三),拥有近15亿之多的人口(占全球四分之一),地缘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圣彼得堡峰会再次表明,上海合作组织形成的新型安全观、新型国家关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具有重大意义。峰会赋予上海合作组织以新的活力,影响深远。
江泽民主席指出,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我们登高望远、审时度势,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上海合作组织的诞生符合6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顺应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这次圣彼得堡峰会,时机重要、内容重要、意义重要。普京总统称,世界形势的发展证明,一年前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现在该组织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次峰会上签署的文件将把各国之间的合作推向新水平,“不仅对亚洲来说,而且对世界来说都是重要事件。”纳扎尔巴耶夫、阿卡耶夫、拉赫莫诺夫和卡里莫夫四位总统都表示,上海合作组织一年来的发展表明它经受住了 考验,这次峰会将把成员国间的合作推到更高层次。
舆论界也不乏公允之说。俄新社6月7日播发的一位政治观察家文章称,“9·11”事件和后来发生的事件无疑启发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所有成员国,促使他们重新考虑该地区的种种现实,“成立上海组织在今天更需要、更迫切”。唱怪调、唱反调的亦大有人在。如日本《东京新闻》6月8日文章称,上海合作组织要“彻底改变路线”;同日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在一篇题为《在俄罗斯签署了流产的宪章》的报道中,居然称上海合作组织“不是一个可望获得成功的组织”。类似的奇谈怪论,无损上海合作组织的光辉。
这里,兼谈几点认识问题。
1、如何评价一个新生事物?任何一个地区组织的生成和发展,都由它的内在规律所支配,难免都要有一个探索的、渐进的过程,都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新生事物前进的轨迹往往是曲折的。人们在认识上海合作组织的地位、前景和影响时,一定要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如今,“夭折论”已没有市场,“窒息论”和者甚寡,但“逊色论”仍在流传。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分辨能力。
2、上海合作组织与普京“稳定弧”构想有何关联?上海合作组织确实是各成员国利益与政策的一个结合点。普京总统说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的一项联盟任务是,同邻国的组织,首先是北约和上海合作组织,开展更紧密的协作。这也就是常说的普京关于自中国经俄罗斯到大西洋的“稳定弧”的基本内涵。俄罗斯《红星报》6月6日一篇文章称:上海合作组织不针对任何国家,其目的是为了抵御对其所有成员国构成共同危险的威胁,于是上海合作组织可以构成普京所提出的 “稳定弧”的基础。从俄罗斯角度来看,这是合乎逻辑的。
3、上海合作组织的凝聚力表现在哪里?可以说,基于它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应各成员国的需要。各国有着共同的愿望,这就是国家要独立,政局要稳定,经济要发展,为此大家都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和国际和平环境。各国有着共同的认识,这就是肯定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两大主题,面对来势汹汹的经济全球化,力求使之具备平等、互惠、共赢、并存的特性。各国有着共同的忧患,这就是对全球霸权主义,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深恶痛绝,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各国有着共同的合作基础,这就是在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中一致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而可能做到国家不论大小主权一律平等,彼此成为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这些因素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相互理解、信赖、同情和支持的根本保证。
来源:《当代世界》200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