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初探
(一)新疆的独特地缘优势和口岸优势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长达5 600多公里,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8个国家接壤,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遥遥相望,有17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1个二类口岸,其中航空口岸有两个,即乌鲁木齐机场和喀什机场。新疆与蒙古有边境口岸4个,即老爷庙、乌拉斯台、塔克什肯和红山嘴;新疆与哈萨克斯坦有边境口岸7个,即阿黑土别克、吉木乃、巴克图、阿拉山口、霍尔果斯、都拉塔和木扎尔特;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有边境口岸2个,即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新疆与巴基斯坦有边境口岸1个,即红其拉甫。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中国联结中亚、西亚、南亚和东西欧的重要桥梁和通道,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具有发展对外贸易、进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独特地缘优势。这种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口岸优势,为新疆参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奠定了先天的基础条件。
(二)新疆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历史
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3世纪的汉武帝时期。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新疆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门户,自此以后,中国新疆及其他省区与周边国家(特指中亚、南亚国家)就有了密切的经济贸易联系。
1991年中亚国家相继独立后,中国领导人与中亚国家领导人进行多次互访,政治信任度有了显著提高,这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近几年来,新疆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的经贸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等,并且新疆连续多年占据着中国对中亚及周边国家经济贸易的主导地位,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向西开放)的又一个主战场。
(三)上海合作组织的推动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随后该组织又吸纳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四国成为观察员国。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不断壮大,其合作领域已由最初的政治、反恐扩展到经贸、能源、人文、科技、教育等方面,经济合作已成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在历次会议上签署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主要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之间关于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的议定书》、《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教育合作协定》、《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决议》和《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成员行关于支持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动纲要》等。这些文件也说明了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把成员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提上了日程,也为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依据。
经过6年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已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区域组织,它是维护欧亚大陆安全和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新疆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势必推动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
二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及其比较
(一)国际典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及其评价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即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化的进程。这三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1.国际典型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1)欧洲联盟模式。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自建立后,合作内容不断扩大。从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发展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和单一货币的实现。社会和政治合作也不断加强,成为全面一体化的典型。欧洲联盟具有明显的超国家特性,成为制度化、机制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模式。
(2)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根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于1992年12月17日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立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其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模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最初有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美国等12个成员国。随后,中国、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智利、秘鲁、俄罗斯、越南等9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加入,成员发展到21个。
2.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由于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成立背景、发展环境以及成员国构成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致使它们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起点、 合作模式选择、合作层次和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上的选择不同。欧洲联盟属于“北北型”合作模式,由于各成员国政治制度相似,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合作起来比较容易,因此,发展进程较快。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属于“南北型”合作模式,其成员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政治、法律等社会环境也不尽相同,因此,相互间的经济合作的互补性较强,在美国的主导下,发展进程也较快。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属“南南型”合作模式,其成员国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国间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等存在显著的差异,致使合作进程缓慢。但是,由于它是一种开敢的、非体制性的合作模式,具有松散性和灵活性的特征。
(2)区域经济合作的起点和层次不同。欧洲联盟的起点是关税同盟,合作层次较高。目前,欧洲联盟正向着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迈进;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直接采用了自由贸易区这一形式,现在也正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较高层次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则起始于合作层次最低的组织,现在发展进程较慢。
(3)组织机构与决策机制不同。欧洲联盟作为最成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决策机制。它拥有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和欧洲审计院等机构,在协调和决策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织结构也较为完善,主要包括自由贸易委员会、秘书处、专门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其中,自由贸易委员会是最高级别的机构;虽然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也有类似的一般组织协调机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双部长(外交部长和经贸部长)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工作组等,但是,由于该组织缺乏有效的约束力,运行起来比较困难。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积极地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并在这些组织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充分显示了大国形象,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即以东北三省为主导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以中国以及山东等为主导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以云南、广西为主导的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正在形成的以新疆为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这种格局的形成不但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互信,而且还有利于营造中国周边国家的局势稳定与发展。
1.增长三角模式
这是一种典型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1989年12月,时任新加坡第一副总理吴作栋倡议,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印度尼西亚的廖内群岛之间的三角地带建立经济开发区,并称其为“增长三角”。增长三角模式是指由几个地理上相邻或比较接近的国家的部分地区组成的小范围的经济合作形式。它通过各国为这一地区提供的特殊政策,充分发挥经济上的互补性和地域上的便利,建立以吸引外资、扩展对外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的,包括生产、 贸易、旅游、科技、交通运输、能源环保、通讯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在内的综合性经济区域。
2.自由贸易区模式
自由贸易区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只有国家或地区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这种模式。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不准设置对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管理障碍,但是每个国家可以确定其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从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和发展趋势来看,目前,大多数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把合作的长远目标定位为建立自由贸易区。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一般情况下,建立自由贸易区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推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进程,消除彼此间的若干障碍,创造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落实一些项目,实现商品和资金的自由流动;第二个阶段,由双边贸易向多边贸易转变;第三个阶段,在基础成熟后建立自由贸易区。
3.上海合作组织模式
上海合作组织模式是一个以安全为先行的多边区域合作组织模式,是一种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文化互补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所谓“新型区域合作 模式”,其特点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协商一致、共同倡导、安全先行和互利协作。上海合作组织经过6年多的发展,这种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经济合作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这一合作模式正在以安全和经济合作为基础向纵深发展,涵盖外交、文化、教育、科技和旅游等各个方面。
4.黄金四角模式
黄金四角模式是一种在东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它源自泰国政府于1993年提出的《东南亚黄金四角经济计划》。黄金四角地区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大致包括中国西南地区的开放城市昆明、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老挝首都万象、泰国第二大城市清迈。该计划提出后立即得到中国、缅甸和老挝政府的支持和响应。同年5月,四国高级官员首次在曼谷举行关于联合发展交通运输的会议,确定连接四国的交通和发展旅游业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1998年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次区域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正式将禁毒列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新领域,并开展大规模的替代种植,这一活动也成为黄金四角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黄金四角经济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航运资源开发、水电资源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交通道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贸易与投资以及替代种植等多个领域。2000年4月,中、老、缅、泰四国交通部部长正式签署〈阑沧江一湄公河商船通航协议》,2001年四国正式通航。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给像中国云南、广西这样的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提供了经济发展思路。
通过对以上四种典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增长三角模式和自由贸易区模式比较成熟,而且应用较广泛。尤其是增长三角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别是对于新疆这样的中国边疆地区。就中国及中国新疆与周 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来看,还不具备建立多边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只能通过应用创新的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即选择一个或两个发展条件较好的国家优先考虑建设双边(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如中哈、中俄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模式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倡导下的一种新型国际区域合作模式,同时,其主要成员国与中国新疆相邻,新疆先天的地缘优势开始显现。因此,新疆具有先天运用这种模式的特点,也充分显示出这种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对新疆参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该组织成员国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实用性。至于黄金 四角模式,新疆也可以在适当的地区实行。总而言之,这四种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对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选择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借鉴作用。
三 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选择
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属于次区域经济合作层面。就新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现状来看,还不具备建立自由贸易区所需的条件。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有条件运用自由贸易区模式以及更高级的模式。
新疆在选择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时,应该充分考虑其所处地区的情况、新疆在中国未来经济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定位以 及新疆周边各个国家参与相关国际组织与国际协议的实施情况,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发展。
(一)论坛或会议驱动模式
论坛或会议驱动模式属于松散型合作模式,处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较低层面,需要国家政府或地方政府的有效推动。它是把经济贸易联系和有关安全、政治等问题拿到会议进行协商,表达各自的立场,还有的会把这些问题放到一定的组织内部解决,以便更好地促进各个国家或地区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目前,就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来看,特别是与中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所采取的论坛或会议驱动模式主要有:中国新疆乌 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乌洽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工商论坛、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会议)等。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是1991年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每年定期举办的中国西北部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已成功举办了15届。乌洽会成功举办16年来,以促进中国与中、西、南亚国家商品贸易和双向投资为特色,以增进中国与俄罗斯、中、西、南亚各国多方面合作为己任,力求使自己成为与中、西、南亚国家地区互相了解的窗口,成为连接俄罗斯、中、西、南亚国家的桥梁。目前,乌洽会已经成为新疆等西部省区 走向世界的窗口。乌洽会经济合作项目已涉及食品医保类、轻工工艺类、纺织服装类、五金化工类、机械设备类、建材家具类、家电信息类和综合服务类等八大门类。乌洽会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工商论坛是于2006年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内的首次大型工商论坛,也是作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五次部长级会议的一项重要配套活动。该论坛的宗旨是鼓励工商界积极参与中亚区域合作,通过国家政府的推动,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互动,促进本区域各国的共同发展。参加论坛的有中国、阿富汗、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蒙古、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1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和多边机构代表,他们就贸易投资便利化、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与政企合作、能源、矿产、金融、旅游及相关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发展进行了交流、研讨。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会议)由亚洲开发银行于1996年发起,并于2002年建立了正式的合作框架,确定了进行合作的四大重点领域,即交通、能源、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政策。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会议)主要工作机制包括部长会、高官会、行业协调委员会和区域工商圆桌会议。这些会议在促进中亚国家或地区间的区域 经济合作方面起到了及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模式
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模式是经过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同意,在具备条件的边境地区,依托边境城市或口岸的独特优势,吸引相邻国家或其他国家进行投资以便进行经济合作的一种模式。
目前,在新疆共有3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分别是伊宁、塔城和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的发展前景最为看好,发展速度较塔城、博乐迅速。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紧紧依托邻近的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3个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和在合作区内的伊宁二类口岸.的地缘优势及伊犁独特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伊犁特色资源为原料,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各种加工项目和面向独联体市场的进出口贸易。建区9年来,地面建筑竣工22万平方米,基本建设及固定投资达3.96亿元人民币;注册各类企业80家,投产工业企业28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家,建成一批以酿酒、造纸、林业产品开发、生物制药、建材、房地产开发为主的骨干企业。区内居住、医疗、教育、娱乐、交通等服务设施日趋完善,一个集贸、工、商、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经济新区的框架初步形成。
(三)跨国边境合作区模式
跨国边境合作区模式跟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模式不同的是,这种模式横跨两个相邻国家的地区,各自出部分地域面积,共同出资建设,共同进行经济合作的形式。它是对边境经济合作开发区模式的一种发展,是对其外延意义上的扩展。现在,新疆运用该模式的主要有:中哈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以及中吉边境经济合作区。
2005年7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哈首都阿斯塔纳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同日,中国商务部和哈萨克斯坦工贸部代表本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政府关于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活动管理的协定》,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进入实施和建设阶段。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实行全封闭管理,总面积14.36平方公里,分为由特殊通道相连的A、B两个区域。A区沿界河横跨中哈两国,面积4.63平方公里。其中,中方面积3.43平方公里,哈方面积1.2平方公里。B区全部在中方境内,面积9.73平方公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分为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国际会展区、行政及商务金融办公区、旅游 休闲区、进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跨国封闭的贸易综合体,将有效地推动中哈经贸合作与交流。
在此基础上,新疆克孜勒苏克尔克孜自治州为充分发挥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缘、人文等优势,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向中西亚、欧美辐射的功能作用,拟在伊尔克什坦口岸建立以“境内关外、对外贸易、综合服务保障、实施封闭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中吉边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横跨中吉两国,以伊尔克什坦原口岸两国边境线两侧4公里之间,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进行规划建设(其中吉方2平方公里,中方1平方公里),作为合作区的一期建设区域,视合作区的发展情况,扩大合作区规模,进行二期建设;该合作区主要开展贸易和国际金融结算业务,并提供完善的仓储物流和多层次、多形式的商业旅游服务,最终形成货物集散、贸易洽谈、商品展示、综合购物、酒店、办公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
(四)增长三角模式
增长三角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生的一种新型次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增长三角地区在经济上具有渗透性、互补性、内聚性和规模性,是一个开放的、有序的、有机的经济与社会以及生态的复合系统。
这种模式在实践中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特别是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正如亚洲开发银行副总裁威廉·R·汤姆森所说,增长三角模式成为亚洲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解决地区一体化的独有方式。
由于这种模式具有规模较小、难度和风险较低、启动和收效较快等特点,实施起来比较容易。从新疆的地理区位、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以及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中国新疆与相邻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境地区具有形成增长三角的条件和基础,有形成亚欧腹地增长三角的可能,尤其是新疆的边境县市,即塔城、博乐、伊宁、阿拉山口、霍城、霍尔果斯、奎屯、乌鲁木齐、喀什等地与哈萨克斯坦的潘菲洛夫、阿拉木图、阿克斗卡、德鲁口巴、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等城镇。
近期内可能出现的增长三角有:塔城一裕民一阿克斗卡(哈)、阿拉山口一博乐一德鲁日巴(哈)、伊宁一霍尔果斯一阿拉木图(哈)、喀什一吐尔尕特一奥什(吉)等,在条件成熟时,还可建议建立乌鲁木齐一阿拉木图一比什凯克(吉)增长大三角,最终形成“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三角套三角”的复合增长三角。
(五)边境自由贸易区模式
边境自由贸易区模式在跨国经济合作开发区的基础—亡,依托口岸优势和边境城市优势,在两国边境地区内实行零关税,这是自由贸易区的一种过渡形式。它是对传统单边优惠安排的进一步延伸,又是对一般意义自由贸易区的创新。这种模式一般由两国政府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的方式推动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由所在边境地区政府来具体实施。
从新疆与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现状来看,新疆正在实践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2003年6月胡锦涛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正式提出建立“中哈边境自 由贸易区”的建议,两国领导人就此达成共识。
中央政府同意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建立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一期项目——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顺利建设,表明向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目标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同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它的成功经验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逐步推广到中蒙、中塔、中吉、中乌边境自由贸易区。
与此同时,新疆喀什地区也町利用其门岸优势和地缘优势,建造中巴、中塔边境自由贸易区。喀什是中国新疆边境城市,是新疆南部 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基础条件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已经具备建设中巴、中塔边境自由贸易区的基础条件。以红其拉甫口岸为依托的中巴塔什库尔千县边民互市贸易区已于2005年6月开始运作。不仅如此,以卡拉苏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和吐尔尕特口岸为依托的边民互市贸易也将陆续开始。另外,吉尔吉斯斯坦计划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开设自由贸易区,该自由贸易区将选择在托克马克市和里克什塔姆地区,这都为在喀什建设中巴、中吉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奠定了基础。
另外,阿拉山口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西桥头堡的口岸,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自1990年6月开通以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4年过货总量达930万吨,占整个新疆16个口岸总过货量的88%,在全国同类口岸中仅次于满洲里口岸。2005年9月阿拉山口口岸公共型保税库一期丁程完成后,口岸功能进一步完善,已具备建设边境贸易区的基本条件。这可以作为中哈边境自由贸易区又一个试验田。
边境自由贸易区仅仅是建设自由贸易区(多边)的过渡形式,随着中亚、南亚国家以及中国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相互间的经济合作 越来越紧密,彼此间会形成更大的贸易需求,可能会在新疆境内形成多边自由贸易区。
(六)黄金四角模式
就黄金四角模式而言,新疆阿勒泰地区具备此基础条件。中国新疆的阿勒泰地区与蒙古西部、哈萨克斯坦东部和俄罗斯南部接壤,可构成区域经济合作的黄金四角地带。阿勒泰黄金四角地带的经济合作互补性预示了这种模式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种类不同、产业发展的侧重点有较大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有所不同、人文环境有较大的区别等。
(七)上海合作组织模式
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对世界影响力的不断 增大,这种以安全推动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模式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现在,这种模式正在由安全领域合作向经济方面转变,新疆大可依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人文历史等优势,积极争取中央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争取新疆参与中亚、西亚、南亚等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作用。
虽然这是一种单独的模式,但是,以上几种合作模式都可放在此模式之中考虑,可以把上海合作组织模式看成是其余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基础模式,充分发挥上海合作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
主要参考书目:
1.阿地力江·阿不来提:《上海合作组织简介》,《中亚信息》2005年第2期。
2.林其平:《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亚太经济》2004年第3期。
3.陈秀莲、李立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启示》,《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0期。
4.李秀敏、刘丽琴:《“增长三角”的形成发展机制探讨》,《世界地理研究》2003年第1期。
5.刘正良、刘厚俊:《东盟次区域合作模式中的问题与展望》,《东南亚纵横》2004年第12期。
6.竹效民:《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展前景及意义探析》,《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
7.高志刚:《中国新疆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的条件模式与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7期。
8.段秀芳:《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外贸环境的变化》,《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第4期。
9.于金镒、秦宏:《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及其经验借鉴》,《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0.原帼力:《浅谈建立中哈霍尔果斯边境自由贸易区》,《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第6期。
11.王胜今:《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的研究》,《东北亚论坛》2003年第3期。
12.乌洽会网站:http://www.ummqif:air.cOm,2007年5月8日。
13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工商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http://www.china.com.cn,2006年10月16日。
14.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网站:http://www.ynhzq.SOv.cn,2007年5月6日。
15.中国经济网:http://kfq.ce.cn/yq/,2006年11月7日。
(责任编辑:李丹琳)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本文为国家软科学项目《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06GX2D102)x,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环新疆经济圈视角下新疆主体功能区建设与跨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6&ZD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