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提出撤军计划后的阿富汗与上海合作组织
摘 要:2001年10月,以美英为首的联军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应该说,这场战争取得了一些预期成果,但耗资巨大。目前,美国已经提出了撤军计划,但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在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的利益。阿富汗的未来可能还将面临诸多挑战,美俄在大中亚地区的博弈会持续下去,作为区域内的重要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也必将为解决阿富汗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阿富汗 上海合作组织 美俄博弈中亚
作者简介:王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01年10月,以美英为首的联军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应该说,这场战争取得了一些预期成果,如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击毙本·拉登等。但战争历时十年,耗资巨大。据美国五角大楼数据,截至2011年底,阿富汗战争消耗各方3232亿美元,2753名联军士兵丧失。[1]代价之大,即使是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也略感力不从心。2011年,美国正式宣布撤军计划并给出相应时间表。按计划,2011年底前先行撤退1万人,至2012年夏再撤出2.3万人,2014年底前完成全部撤军计划。不过美军撤离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在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的利益,相反美国早已在为2014年之后做准备,而俄罗斯近年来也加强对独联体的整合力度。美俄在大中亚地区的争夺并未消停,2014年后的博弈大戏现在也刚刚拉开帷幕。
一 阿富汗战争与上海合作组织
阿富汗是内陆国家,远离美国在中东、东亚的军事基地。若想发动阿富汗战争,寻求新据点和开辟运输通道是必不可少的。阿富汗北邻中亚,西靠伊朗,东部和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伊朗可谓美国宿敌,因此谋求和中亚、巴基斯坦的合作才具有可操作性。阿富汗战争期间,虽然上海合作组织与联军没有实质上的合作,但其成员国为联军还是提供了一些方便。例如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为联军开放了空军基地。2001年秋,美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达成协议,租用首都比什凯克的玛纳斯国际机场。战时,驻扎在此的美国空军主要负责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持;大规模战事结束后,联军转而执行空中加油、空运伤员、向阿富汗运送人员与物资等任务。作为中亚交通“十字路口”,乌兹别克斯坦则先后为联军提供了两个空军基地。一个是距阿富汗边境200公里的汗阿巴德机场,主要是美国使用;一个是乌阿边境上的铁尔梅兹机场,主要是德国使用。两个基地命运迥异。2005年11月,美国的汗阿巴德空军基地被关闭,德国的铁尔梅兹基地至今仍在使用。除了借租空军基地,纵贯中亚的“北方通道”也是联军在阿富汗的重要补给线。阿富汗战争期间,联军运输通道大致分为两条,一条经过巴基斯坦,一条途径中亚。应该说,经过巴基斯坦的路线最经济、也最省时。但这条线路不仅时刻面临恐怖分子的骚扰,也受累于美巴关系的“忽冷忽热”。2011年11月,北约对巴基斯坦西北部部落地区的两座检查站发动空袭,造成包括两名官员在内的至少24名巴方安全部队人员死亡,随后巴基斯坦宣布关闭运输线。相比而言,途径中亚的线路较长,涉及国家较广。其成功开通应被视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阿富汗战争的支持。“北方通道”细分起来有三条,第一条的起点是位于黑海沿岸的格鲁吉亚港口城市波季,之后过境阿塞拜疆,通过里海进入中亚国家,最后抵达阿富汗;第二条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开始,经过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进入阿富汗境内;第三条同样以里加为起点,途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进入阿富汗境内。[2]2009年4月,美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一项关于允许美国经乌领土和领空向驻阿富汗美军运送非武器类补给用品的协议。其中所涉及的物品包括食品、医疗用品和建筑材料,涉及的路线包括铁路、公路和空中航线。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就美军人员和物资过境俄罗斯运往阿富汗达成协议。协议为期1年,到期后经双方协商可延期。2010年1月,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和哈萨克斯坦外长卡纳特签署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北约可以经过哈萨克斯坦向驻扎在阿富汗的北约部队运送物资。[3]需指出的是,目前“北方通道”还存在诸多局限性,比如只能运输非战斗性物资,而且这些线路都是单向运输,也就是说只允许从中亚运输物资进入阿富汗,返程时禁止搭载货物。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配合联军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此为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合法行为,是以打击基地等恐怖组织为主的战争,虽然战争的过程在开始之时往往难以预料。
二 阿富汗战争期间的俄美中亚博弈
美国对中亚的介入与阿富汗战争密不可分。2001年后,美俄在反恐的大旗下加强合作,主要表现为俄罗斯在中亚对美国“门户开放”,驻乌、吉空军基地和运输线路相继开通。但是美国似乎永远忘不了自己作为“人权卫士”的使命。2005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爆发“郁金香革命”。时任美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史蒂文·扬对华盛顿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毫不讳言。[4]同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爆发安集延事件。美国再次向中亚国家挥舞起了“人权大棒”。华盛顿强调,“必须促使卡里莫夫允许对这次流血事件进行国际调查。”[5]此外,美国还抛出所谓的“大中亚计划”,准备以阿富汗为桥梁,将中亚、南亚联结成一个整体,打造稳定的能源通道。这一系列举措引起俄罗斯、中亚国家的警惕和反感。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中亚大国乌兹别克斯坦。在安集延事件发生后不久,乌兹别克斯坦便对美国在汗阿巴德基地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包括禁止夜间飞行和限制C-17及其他重型运输机的飞行,但C-130S等小一些的运输机还是可以降落。随后同年7月,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正式通知美国驻乌大使馆,要求美军在180天内撤出基地。11月,基地被正式关闭。
虽然2005年以后俄美在中亚就竞争大于合作,但是近年来这种态势出现了上升趋势,或者说中亚国家“向俄看齐”的动力比以前更足了。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向来奉行多元平衡外交,曾提出一个“欧洲之路”计划,着力加强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认知与互动。2010年12月,欧洲安全和合作组织第七次首脑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为办好峰会,哈萨克斯坦辞去了亚信组织轮值主席国。从年初起便开始大力翻新首都基础设施,整修机场高速等。2010年阿斯塔纳峰会共有56个成员国、12个伙伴关系国约2500名代表出席。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峰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峰会有助于把欧安组织打造成一个“更强大的跨越大西洋和欧亚大陆的安全共同体”。欧安峰会的召开树立了哈萨克斯坦大国自信,也为其融入西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的西方之路并不顺畅。除了经济合作缺乏实质性成果外,欧美国家也喜欢用其“人权标准”对哈国横加指责。2011年4月,哈萨克斯坦提前举行总统选举,共有4名候选人参选,境内外共设9760个投票站,投票选民占总选民的89.9%,符合法定投票率。据统计,纳扎尔巴耶夫的得票率高达95.5%,爱国者党领袖卡西莫夫的得票率为1.9%,共产主义人民党中央委员会书记艾哈迈德别克夫和独立候选人叶列乌西佐夫得票率则分别是1.4%和1.2%。纳扎尔巴耶夫第三次连任总统,任期至2016年。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成功连任与其在国内无人可及的威望密不可分,当选乃情理之中。但是即使这样,选后欧安组织还是表示“哈萨克斯坦中选委在审核参选候选人资格时有故意打压反对派之嫌”,美国驻哈使馆也认为,哈萨克斯坦总统大选缺乏足够“竞争氛围”。2011年底,哈萨克斯坦西部石油城扎瑙津市发生骚乱,造成多人死亡。华盛顿称“对此严重关注”,对哈国切断骚乱地区的通讯和网络表示担忧,要求哈国政府尽快解决这些问题。[6]面对西方世界不断的人权批评和“民主干涉”,哈萨克斯坦予以回击。2012年3月,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称未来不排除禁止欧安组织派遣观察员监督哈国选举。当然这不能说明哈萨克斯坦想与西方决裂,但关系冷化是不争事实。
相比于此,近年来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三国关税同盟正式启动。7月,关税同盟海关法生效。2011年7月,哈俄陆上边境海关检查站停止履行职能,同盟统一关境形成。根据最初构想,俄白哈经济一体化将经历六个阶段。第一步,俄、白、哈之间实行贸易互惠;第二步,三国清除内部贸易的所有障碍,建立自由贸易区;第三步,为自贸区制定统一的进出口原则,建立统一的关税区域;第四步,统一预算和税收体系,建立统一经济空间;第五步,三国央行合并,发行统一货币,组建货币联盟;第六步,三国统一实现完全融合。
除了哈萨克斯坦,“中亚民主孤岛”吉尔吉斯斯坦近年来与俄罗斯关系也明显好于吉美关系。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修改宪法,成为中亚唯一议会制国家,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俄吉战略合作。目前,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总理及议会大多数党派的领袖均为亲俄派。2012年2月,总统阿塔姆巴耶夫访问俄罗斯,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重点讨论了坎特空军基地租赁和吉债务问题。阿塔姆巴耶夫同意俄方在补齐基地费用后继续租借坎特基地,至于吉所欠债务拟以转让军工厂“达斯坦”公司48%股权的方式进行部分冲抵。此外,阿塔姆巴耶夫还表示希望在2012年底前加入俄白哈关税同盟。目前俄罗斯在吉尔吉斯斯坦主要有5个基地,分别是坎特空军基地、卡特科尔市水下武器试验中心、第338通信枢纽和两个地震监控研究站。续租坎特基地对俄罗斯来说意义重大。此外今年2月,“俄气”公司高层访问吉尔吉斯斯坦,虽然没能与总理巴巴诺夫举行会谈,但是接触到了吉尔吉斯斯坦能源部门代表。双方达成初步协议如下:吉尔吉斯斯坦拟向俄罗斯出售“吉石油”和“吉天然气”公司75%的股份,俄罗斯则加大在吉尔吉斯斯坦油气勘探工作。相对于俄罗斯的咄咄气势,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完全处于劣势。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多次表态,反对美国利用玛纳斯机场空袭伊朗,并且要求美军2014年合同到期后撤出该基地。2001年后,美国借助阿富汗战争租借了吉尔吉斯斯坦基地,并拉拢哈萨克斯坦向西看齐。不过随着俄罗斯在独联体重整河山,哈、吉这两个老战友还是选择了俄罗斯。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况且美国对于这些中亚国家而言非亲非故。
相对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向俄靠”,乌兹别克斯坦与美国的关系正在悄然回暖中。乌兹别克斯坦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国家,这既表现在内政方面总统较高的集权程度以及经济改革的循序渐进方式,也表现在外交上的摇摆性。[7]2012年,美国废除对乌兹别克斯坦军事援助的禁令,美国此举与阿富汗战事有密切关系。2014年将至,如何将大量作战人员、物资从阿富汗运出成了美国在中、南亚地区的头等大事。正如上文所言,从阿富汗运出物资只有两条路线,要么从巴基斯坦运出,要么走中亚。土库曼斯坦是永久中立国,喜欢置身事外,塔吉克斯坦多高山,道路崎岖。而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既有北约基地,也有通往马扎里沙里夫的铁路,条件得天独厚,此时向乌兹别克斯坦抛出橄榄枝合情合理。而乌兹别克斯坦似乎也体会到了美国的用意。2012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撤换了两名部长,其中包括外交部长。新任外交部长名为阿布杜拉兹斯•卡米洛夫。卡米洛夫曾于1994年至2003年任乌兹别克斯坦外长,2003年至2010年任乌兹别克斯坦驻美国大使。虽然不能直接称之为亲美派,但至少也是乌兹别克斯坦政坛上的“知美派”。此时米卡洛夫重掌外交似乎也可预示乌兹别克斯坦未来对外政策的一丝变化。
三 后美军时代的阿富汗和中亚
俄美在大中亚地区的真正博弈随着阿富汗战争的开始而开始,但不会随着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而结束。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大规模撤军目前看已经是铁板钉钉了,但是美国并不会轻易放弃10年、乃至20年来在中亚积累起的家底。现在美国在中亚最重要的利益大致有两个,一是顺利撤军,二是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虽然上文分析,美国在中亚博弈中处于相对劣势,但是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应该都不会妨碍联军从阿富汗撤离,那么剩下就是“新丝绸之路”计划了。
可以预见,后美军时代的阿富汗地区仍将处在美国直接或间接影响之下,但是后美军时代中亚地区则不可能是美国说了算。这样,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实现美国的中、南亚战略就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其实,“新丝绸之路”计划可以被看成是“大中亚计划”的翻版,换汤没换料。早在2010年5月,美国的中亚学界曾出版名为《阿富汗战争问题成功之钥匙—现代丝绸之路战略》的报告,作者是美国中亚高加索研究所所长斯塔尔及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俄罗斯中亚项目主任库欣斯。2011年7月,希拉里曾在“美印战略对话”会议上首次使用“新丝绸之路”这一概念。9月,阿富汗国际问题会议在纽约召开,这个战略被正式推出。美国将“新丝绸之路”定义为“一张能将这个长久以来因纷争和政治隔离而被撕裂的地区重新整合在一起的经济和运输网”。本质上还是把中亚往南拉,脱离独联体范畴。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兴建基础设施,消除人为障碍,将阿富汗打造成连接中、南亚资源与市场的地区枢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这就需要投资跨阿富汗的铁路、高速公路、油气管道、电网等基础设施,打破中、南亚国家间关税壁垒等以促进商品自由流动。二是吸引外资参与阿富汗国内建设,创造就业,发展私营经济,建立独立经济体系。三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国际社会共同分享“过渡红利”。美国认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发展阿与周边邻国的边境贸易;油气管道和输变电线路的建设、矿产的出口将满足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巨大的刚性需求,并为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能源出口和过境国带来经济收益。但是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尽管美国允许其他国家分享“红利”,但这一切都必须在美国的直接引导上,也就是说美国将在未来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中占据主导地位。且所谓的“共享”只不过是施以小惠。因为美国意识到计划的复杂性,必须得到阿富汗及周边国家的配合才能落实。应该承认,“新丝绸之路”计划对中亚国家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2011年10月,美国国务院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事务特使格罗斯曼访问塔吉克斯坦,会见了拉赫蒙总统。拉赫蒙表示支持美国倡议,强调塔方愿意积极参与其实施,以确保阿富汗以及整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不过“新丝绸之路”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塔吉克斯坦固然是参与方,但能量较为有限。最重要的参与者除了阿富汗就是巴基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1年12月,第二次波恩会议召开,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德国总理默克尔以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等众多政要出席。但是由于巴基斯坦的抵制,这次会议形式大于实效。可见,未来“新丝绸之路”计划将和联军运输路线一样受累于美巴关系的“忽冷忽热”。除此之外,“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各个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也将是美国面临的难题之一。
相对于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俄罗斯也提出了自己的中亚战略,这就是建立在关税同盟基础上的欧亚联盟。2011年10月,俄罗斯总理普京称,希望以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关税同盟为基础建立“欧亚同盟”,以有效连接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8]除了欧亚联盟,俄罗斯也提出其他倡议,如俄塔巴阿四国禁毒机制。俄罗斯深受阿富汗毒品之害,多次批评联军在阿“反恐不反毒”。2010年8月,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索契出席了阿富汗问题第二次四方会谈,会议通过了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和反毒活动的联合声明。2011年9月,四国领导人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了第三次峰会。四国表示将继续开展互利合作打击毒品犯罪,从毒品生产、走私、消费等各个层面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此外,四国领导人对阿富汗军队逐渐接管本国安全职责表示欢迎,并强调国际驻阿富汗安全援助部队在减少自己在阿军事实力的同时,应加强对阿富汗本国强力机构的援助。[9]
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区域内的重要组织,除了在阿富汗战争期间给予联军必要协助外,也积极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2010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开。会议宣言中指出,“阿富汗局势持续恶化及源自该国的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和跨国组织犯罪仍是地区面临的严重威胁。”重申“支持联合国在协调国际社会调解阿富汗局势的努力中发挥主导作用,认为单纯依靠军事手段并不能解决阿富汗问题。成员国支持推动由联合国主导并吸收阿富汗人民参与的谈判进程。”宣言表示,上合组织支持阿富汗成为和平、稳定的国家,强调应完全尊重阿富汗各族人民的悠久历史、民族根源和传统宗教价值观。本组织支持成员国同国际机构和其他相关各方一道,参与实施阿富汗经济重建项目。成员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阿富汗毒品生产和扩散各环节的打击力度。为此,成员国表示愿同其他国际和地区机构相互协作,呼吁国际安全援助部队在禁毒领域同上合组织成员国开展合作”。[10]阿富汗的未来可能还将面临诸多挑战,美俄在大中亚地区的博弈也会延续下去。但是作为区域内的重要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也必将为解决阿富汗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载李进峰,吴宏伟主编《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1] 阿富汗战争10年33877人丧生 美军日耗近亿美元http://news.sohu.com/20111010/n321709100.shtml 上网时间:2011年12月23日
[2] 乌阿铁路开通 美国向阿富汗运输物资又添新通道 http://gb.cri.cn/27824/2011/12/23/5951s3492323.htm 上网时间:2012年1月5日
[3]哈萨克斯坦允许北约过境运送物资到阿富汗http://news.sohu.com/20100128/n269893291.shtml 上网时间:2011年11月1日
[4] 美专家说吉政局变化提高美在中亚影响力损害吉与中俄关系http://www.cetin.net.cn/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baseid=1&docno=224904 上网时间:2011年12月1日
[5] 不满美干预内政 乌对美军使用空军基地设限http://news.sohu.com/20050617/n225986262.shtml 上网时间:2012年1月4日
[6] 哈萨克斯坦:“中亚大块头”能否稳住阵脚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1-12/21/content_24212642_2.htm 上网时间:2012年1月4日
[7] 《大国博弈:乌兹别克斯坦外交战略设计》赵会荣著,第167页。 光大出版社,2007年。
[8] 普京否认欲重建苏联 称欧亚联盟并非政治一体化http://news.sina.com.cn/w/2011-10-18/115723321749.shtml 上网时间:2011年12月17日
[9] 俄阿巴塔领导人会晤 四国强化安全与务实合作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1-09/03/c_121959081.htm 上网时间:2011年12月23日
[10]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宣言http://www.gov.cn/jrzg/2010-06/11/content_1625891.htm 上网时间:201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