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谊之旅:十月革命“中国营”老兵后人回忆先辈感人事迹
异国浴血 曾获殊荣——十月革命“中国营”老兵后人回忆先辈感人事迹
新华网莫斯科8月23日电(记者刘蓉蓉)在1917年寒冷的冬季,有这样一群中国人,在“十月革命”的感召下,他们拿起武器和俄国人民一同战斗,在国内战争的各条战线上出现了无数个“中国团”、“中国营”、“中国连”,并最终帮助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的统治。
将近90年过去了,这些中国人并没有被遗忘,直至今日,在俄国革命的档案中还记载着他们光荣的名字。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如今,这些曾经参加过“十月革命”华工的后人们踏着先辈们的足迹,继续为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韩丹星女士便是他们中的一位。
“他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年近50岁的韩丹星目前是圣彼得堡市孔子汉语学校的校长。自1989年起定居俄罗斯,20多年来她一直积极从事中俄两国的合作与交流。
80多年前,韩丹星的外公韩广乡来到当时的俄国打工,1917年韩广乡参加了苏俄红军,并和其他中国华工一起组成了一支“中国营”。提起自己的外公,韩丹星一脸骄傲:“他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1917年,韩广乡跟随所在部队从西伯利亚一直打到圣彼得堡。在这期间,中国营的士兵们洒尽了鲜血,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同当时其他中国华工组成的战斗队伍一样,他们装备很差,没有交通工具,硬是靠着双脚徒步数千公里;没有防弹衣,硬是冒着白军密集的枪林弹雨奋勇冲锋,他们视死如归的气概令人赞叹不已。
中国华工的勇敢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敬。革命胜利后,列宁接见了所有战功卓著的士兵,包括12名中国人,其中就有韩广乡。韩丹星说,列宁的接见成了韩广乡毕生最难忘的事情。
“起初,我外公在世的时候,由于他过于频繁地提到这件事,我妈妈总是笑话他岁数大了就爱胡思乱想。1989年,外公离开我们以后,我们便从国内来到苏联定居。在档案里,我们看到了详细的记录,当从照片中看见外公和列宁合影的时候,我妈妈却伤心地哭了。”
韩广乡1918年携带家小回中国探亲,后病故于哈尔滨,葬在哈尔滨外国人公墓。他的俄罗斯妻子一直守着他的坟墓,再没有回苏联。“虽然无法回苏联,但我外公总是说,‘中国是我的祖国,苏联是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两个地方一个在我脑海里,一个在我心中。’”
他们的墓在红场上
韩丹星说,其实除韩广乡外,据统计,在俄国革命爆发之后和随即开始的国内战争中,在红军国际部队中有5万余名华人官兵浴血奋战在异国土地上,创造了无数悲壮感人的英雄事迹,而所有的中国志愿人员都无一例外地珍惜自己的民族荣誉。中国国际部队的武器肯定比不上正规红军的精良,但他们打起仗来常常是几十个人独抗数倍于己的敌人。
苏联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些舍生忘死的中国人。1920年列宁在克里姆林宫会见在战争中牺牲的“伏龙芝中国独立团”团长任辅臣遗孀和子女时,曾高度评价中国官兵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称任辅臣为“杰出的指挥员和真正的布尔什维克”。
在莫斯科红场上,列宁墓后的克里姆林宫红墙上安放着朱可夫元帅、高尔基、加加林及其他前苏联名人的骨灰。然而,在红墙下边还有一排墓碑,其中有两位为“十月革命”捐躯的中国人——“张”和“王”的墓。1918年11月7日,即“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那天,列宁亲自为安葬在克里姆林宫墙下的阵亡将士纪念碑揭幕。在一块单独的墓碑上,人们用俄文刻上了“张”和“王”二字。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从彼得格勒、罗斯托夫、顿河草原、基辅、直到茫茫无际的西伯利亚,到处都安葬着中国国际主义战士的“无名烈士墓”、“友谊墓”。
韩丹星说,人们至今还不知道大部分牺牲的中国华工的名字,但是列宁记住了他们,俄罗斯人民记住了他们。正如莫斯科二战无名烈士墓上所铸刻的“无名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字一样,历史会永远记住无数个“张”和“王”在异国他乡的奉献精神。
“我有两份不同的乡愁”
有着四分之一俄罗斯血统的韩丹星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更像中国人还是俄罗斯人。“对于我而言,中国和俄罗斯就像我身体的左右边,无法分割。”
她说:“因为我是有两个家乡的人,我也拥有了两份不同的乡愁。我在中国时也吃了不少苦,可是当我后来定居俄罗斯的时候,才发现我非常非常挂念中国,中国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会牵动我的神经。我想这种滋味是别人很难体会的。”韩丹星同时也表示,对于俄罗斯她也不愿意听到任何不好的说法。
“这种很自然的感情促使我希望两个国家友好,并自然而然地将促进中俄友好作为我毕生的追求。这并不是多崇高的思想,只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完)
来源:新华网 2006年08月24日 17: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