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俄友谊之旅”:人民的友好深入根基
新华网莫斯科9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刘蓉蓉 人民日报记者张光政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饶彬彬)当地时间9月4日上午10点40分,当由13辆越野车组成的“中俄友谊之旅”车队缓缓驶入莫斯科红场时,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广场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乌拉!”“中国,你好!”“友谊万岁!”的欢呼声中,夹杂着俄语和生硬的汉语。友好的俄罗斯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他们手举着鲜花和中俄两国国旗,热烈欢送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从北京到莫斯科,从天安门广场到红场,40多个日日夜夜、1·5万公里的长途旅程,中国记者一路的艰辛与疲惫,在俄罗斯人民的热情与拥抱中化作兴奋和泪水。
7月25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中俄友谊之旅”车队出征仪式上,国务委员唐家璇称这次跨境采访活动是“弘扬中俄伟大友谊的长征”。9月4日,俄联邦委员会副主席梅津采夫在欢送仪式上说:“这次活动的成功是两国人民友好的见证!”
跨越艰辛的友谊“长征”路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主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承办的“中俄友谊之旅”,作为中俄两国元首确定的中俄“国家年”框架下的重要活动之一,承载着探寻和传递中俄友谊的使命,通过记者客观真实地深入报道,向中国人民展现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今日俄罗斯。
带着这份神圣的使命,联合采访团的40多名记者,在一个半月的长途跋涉中,平均每天行车9小时,途经近20座俄罗斯城市进行采访报道。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记者经历了艰难,也经受了考验。
路途颠簸、水土不服、语言障碍时刻困扰着记者们。为了赶路,需要忍受饥饿;为了写稿,需要彻夜不眠;为了传稿,需要通宵等待……
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记者们体重都在下降。中央电视台摄影记者信宇出发前是个体重90公斤的“小胖哥”,现在体重降了七八公斤。但是报道团成员们没有一个抱怨,更没有一个怠慢自己的采访工作。“为了中俄友谊,前进!”这成了中国记者们相互鼓励时常说的一句话。
“是的,采访团每位成员都是英雄。”采访团总指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王冬梅说。“大家克服了所有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困难,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感受中俄人民深入根基的友谊
如果说一路上“面包加盐”的欢迎礼遇和警车护送是俄罗斯政府的精心安排,那么,俄罗斯大妈在车边为中国记者祈祷平安、过路人的主动问候以及俄罗斯交警和老兵频频向中国车队敬礼的举动则是普通百姓真情的自然流露。
40多天来,记者们不仅亲眼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俄罗斯,更亲身感受到了两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友好情谊。
在“中俄友谊之旅”途径的每个俄罗斯城市,记者见到了:汉语热方兴未艾、中餐馆生意红火、老庄哲学和中国功夫备受推崇。在许多中俄学者看来,这种文化的相互吸引正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渴望同中国各省市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还期待更多的中国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中国记者每到一地,总能从当地政府官员口中听到这样的话。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让中国记者备受鼓舞。
长期生活在俄罗斯的华人对这一点感受更为强烈。在俄罗斯靠种植蔬菜致富的华人金昌县告诉记者,现在走在俄罗斯街头,总会有年轻人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中国要办奥运会,真棒!”
友谊使者不辱使命
“中俄友谊之旅”记者在感受中俄友谊的同时,也在传播友谊。40多天来,参加“中俄友谊之旅”的7家中国媒体累计发表各类新闻报道作品500余件,图片800余底。
这些报道频繁出现在中国各主流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上,展现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介绍中俄两国各领域开展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俄罗斯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传统,在中国民众中掀起一股“俄罗斯热”。
据不完全统计,“中俄友谊之旅”采访团发布的有关俄罗斯的报道占2006“俄罗斯年”中国媒体相关报道总量的一大部分。“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力度之大、频率之密,都为多年来所少见。
圣彼得堡市副市长洛卜科用“创举”评价此次“中俄友谊之旅”,用“勇士”来形容参与报道的中国记者。他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勇敢的中国记者,此次活动才成为一次真正传播中俄友谊的旅程。”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在这一路上,中国记者收集了大量有关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感谢你们的报道,你们向中国人民展示了一个真实全面的俄罗斯。”(完)
来源:新华网 2006年09月04日 2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