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上合博览>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

发布时间:2019-04-12 11:47:11作者:苏畅文章来源:载《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塔什干市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中亚地区第一大城市。它是中央直辖市,全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心,交通运输枢纽。该市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恰特卡尔山脉西面,地处锡尔河右岸支流奇尔奇克河谷绿洲中心,海拔440~480米。面积有256平方公里,这里是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3℃,1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11℃,最低温度为零下29℃;7月份平均气温为27.5℃,最高气温达到42℃。年降雨量是360~390毫米。人口215.53万,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城市。其中80%是乌兹别克人和俄罗斯人,少数民族有塔塔尔人、犹太人和乌克兰人等。

  塔什干分为11个区,即萨比尔·拉赫莫夫区、阿克马里·伊克拉莫区、齐兰扎尔区、谢尔盖里区、哈姆津区、尤奴萨巴特区、米拉巴特区、雅克萨拉伊区、沙伊汉达乌尔区、米尔扎·乌鲁克别克区、别克切米尔区。

  塔什干历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世纪,有文献记载的历史超过1500年。6世纪属于突厥汗国时便以商业和手工业著称,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塔什干在乌兹别克语中意为“石头城”,因地处山麓冲积扇一带,有巨大卵石而得名。在11世纪以前先后被称为“恰奇”、“沙什”和“宾肯特”,11世纪时乌兹别克著名的文学家别鲁尼和卡什卡里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中第一次把该城称为“塔什干”,从此沿用至今。13世纪起先后归属波斯帝国、帖木儿帝国、布哈拉汗国和浩罕汗国。1865年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一座建有城墙的城市,当时的人口约7万,成为沙皇俄国的土耳其斯坦总督区和锡尔河州中心。1867年成为土耳其斯坦自治共和国的行政中心。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4年中亚民族划界归并乌兹别克共和国,1930年成为该共和国首都。1966年4月26日发生7.5级大地震,遭到严重破坏,市内许多建筑为震后重建。1991年9月1日起成为独立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首都。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中心,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5%,有近300家大、 中型企业。主要部门是机械制造、电力、机电、金属加工、航空制造、纺织等。塔什干是全国农业机械和纺织机械生产中心,生产各种拖拉机、汽车拖车、摘棉机、轧棉机、棉花播种机、精纺机、粗纺机等,还生产飞机、挖掘机、起重机、电缆和其他各种设备。此外,还是国家的轻工业中心,有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生产厂家。近年来与美国、中国、德国、韩国、土耳其、日本、英国、法国等建立了数百家合资企业。1994年,该市与中国上海市签订了关于结为友好城市的意向书。有数家中乌合资企业。

  2001年塔什干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 971亿苏姆,人均产值为32.34万苏姆,工业产值4 220亿苏姆,商品零售总额6 448亿苏姆,基本建设投资2 810亿苏姆;从事经济活动有102.28万人,失业率0.3%,登记的失业人数为3 000人。居民全年收入为8 202亿苏姆,人均收入为38.05万苏姆,支出为9 669亿苏姆,人均支出为44.86万苏姆。生产零售商品的企业有5 200家,商店4 742家,其中国有商店167家,私人商店4 575家。

  塔什干是中亚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有9个铁路车站,主要铁路有:塔什干—奥伦堡—莫斯科,塔什干—克拉斯诺沃茨克,塔什干—纳曼干—安集延,塔什干—安格连。有通往北京、汉城、德里、卡拉奇等大城市的国际航线。此外,塔什干几乎同独联体各国的首都均通航班。

  塔什干是中亚惟一建有地铁的城市,这里地上交通发达,地下铁路环绕全城,交通十分方便。1973年塔什干开始修建地铁,迄今地铁总长31公里,共有23站,分两条线路,分别名为“齐兰扎尔”和“乌兹别克斯坦”。地铁可运载27~30万名乘客。20世纪80年代开始修建名为“尤奴萨巴特”的第三条地铁线,长为20公里,将在2003年全部完成。目前正在修建从南火车站到尤奴萨巴特区的第四条地铁线,名为“谢尔基里斯基”,而第五条环形地铁线正在筹划之中。塔什干地铁各站的名称在独立前后是不一样的,独立前大多以苏联的革命人物、历史事件等名称命名,独立后多改用乌兹别克斯坦著名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如,苏联时期的“十月革命”站,独立后改为“阿木尔·帖木儿街心公园”站,“列宁”站改为“穆斯塔克利克麦多尼”(乌兹别克语,意为“独立广场”)站,以及以乌兹别克斯坦人民作家哈姆扎、阿里舍尔·纳沃伊、别鲁尼、哈米德·阿利姆占、阿伊别克和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深以为自豪的民族英雄巴布尔、兀鲁伯等人命名的各地铁站名。乌兹别克斯坦的艺术家用浮雕等形式把塔什干的各个地铁站装饰得极具民族特色,这些美仑美奂的艺术品以勤劳的乌兹别克斯坦人民、乌兹别克斯坦的“白金”――棉花等为主题,材质往往是大理石或花岗岩。

  塔什干有新、旧城之分,清真寺、陵墓等古迹大都集中在旧城。1966年震后城市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并在市内广场上矗立起一座纪念碑,这是一块巨大方石,一面有裂缝,另一面刻有一钟面,指针指在5时24分,即地震突发的时刻。重建后的塔什干规划整齐,街道宽阔,风景优美,绿荫遍地。城中高层建筑不多,总体上既有俄罗斯建筑的风格,也有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古朴。歌剧院、电视台、运动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和高层住宅,间以街心花园、广场、喷水池、纪念碑等,错落分布在新旧城中。现存的古迹有15、16世纪的宗教建筑和陵墓,其中的巴拉克汗-马德拉斯神学院已成为中亚和哈萨克穆斯林理事会总部。市内还有许多艺术宫、博物馆、公园等。

  塔什干是乌兹别克斯坦科学、文化、教育中心。2001∕2002学年有普通中小学364所,在校学生有378 400名;37所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37 310名;25所职业中学,在校学生30 442名;28所高校,在校学生90 643名;其中最著名的高校塔什干国立兀鲁伯大学建于1920年。其他重要高校还有:塔什干国立工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塔什干国立经济大学、塔什干国立东方语言学院、乌兹别克斯坦世界语言大学等。研究机构有18个科学院,科研人员6 297名,主要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研究中心、中亚石油工业研究所、中亚地质研究所、中亚农业经济研究所等。塔什干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场所,这里举办过亚非拉国际电影节、各种国际学术讨论会。全市还有168座图书馆,70个俱乐部,30个电影院,24个博物馆,13个剧院。每万名居民有80.8名医生。

  来源:载《乌兹别克斯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