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上合资料>经贸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打造立体化国际运输大通道

发布时间:2019-04-12 11:26:06作者:石志勇文章来源:经济参考网 2014-06-12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后,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日前在西安开幕的第十八届西洽会暨丝博会上,如何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热点议题,与会者认为当前应该加强欧亚大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以铁路、航空为主体的立体化国际运输大通道,以实现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的交通便利化。

   欧亚经济合作应交通先行 

  近年来,欧亚各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重大机遇,区内贸易和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之间的贸易总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在欧亚各国经济合作日渐密切的背景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无疑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本届西洽会暨丝博会上,共建“丝路经济带”成为突出主题。为了更好地体现大会这一主题,此次西洽会重点设置了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国际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旅游文化站、丝绸之路经济沿线国家和地区特色产业精品展等围绕共建丝路经济带的主题展馆。

  有关专家指出,古丝绸之路的本质就是服务于亚欧之间的商贸和物流通道,加强丝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必须首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目前除畅通公路、铁路通道外,大力发展航空运输,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同样也是强化欧亚各国沟通联系、推动经贸合作的重要途径。这样就可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把“丝绸之路”这个物理上的“大通道”打造成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经济带”。

  记者了解到,国内一些丝路沿线城市也在积极谋划加强包括铁路、航空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成为丝路经济带交通枢纽。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就在本次西洽会上相关主题论坛上表示,陕西省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良好的装备、油气和农业资源,应将陕西打造成丝绸之路新起点,将铁路枢纽和航空枢纽结合起来建设立体交通枢纽。

   加速构建“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正逐步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在公路方面,连接江苏连云港和新疆霍尔果斯的连霍高速,跨越中国东、中、西部七个省区,目前主干线已经全部实现高速化。

  铁路运输以其运力大、运时短、辐射面广等特点在交通运输中举足轻重。近年来,国内各地积极推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铁路运输领域的合作。西安、重庆、成都现已开通至欧洲的铁路货运班列,合肥等城市正在酝酿直通欧洲的班列。

  2013年11月底,开行于西安与中亚之间的“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开通。“长安号”从西安铁路局新筑车站至阿拉山口(境)定点定线全程运输时间仅71小时,是通往中亚地区最具优势的运力资源。在本届西洽会暨丝博会开幕前的5月19日,“长安号”列车实现了常态化开行,对促进我国外贸出口,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杨明瑞说,与普通列车货运相比,“长安号”的时效提升显著。开通“长安号”以前,从西安向中亚运送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和配件的运输时间在1个月左右;而“长安号”运输同样的货物,运输时间可缩减到6至10天,运输成本比公路降低30%左右。

  在航空基础设施方面,包括陕西、新疆在内的丝路沿线各省区都提出将大力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据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咸阳机场将重点围绕“打造空中新丝路 服务丝路经济带”的新目标,构建更加完善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到“十二五”末期,咸阳机场国际航线将逐步连通中西亚、欧洲重要经济贸易城市,开通至阿斯塔纳、塔什干、阿什哈巴德以及阿拉木图等航线,形成空中丝绸之路重要航点的全面覆盖,发挥在国内主要城市特别是西部城市集散作用,构建中国中西部地区与欧亚各国的贸易通道、交通枢纽和经济走廊。

   通道建设需破解多重障碍 

  本届西洽会暨丝博会上,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初步进展,但仍然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经贸和人文交流的需要。边境口岸基础设施薄弱,财政投入不足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在道路建设制度方面的不统一,都极大地制约了跨境交通网建设。

  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运输大通道在建设中还存在着较多软硬件上的不匹配、不兼容,需要沿线各国家、地区共同努力加以解决。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建立相关国际协调机制,为沿线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之间相互沟通和协商提供交流平台,协调解决各种问题,监督政策执行。

  在机制建设方面,需要在保障货物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提升通关效率,为中国与欧亚各国的货物运输提供通关便利,实现“属地报关、一关到底”。

  在交通基础建设方面,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铁路运力和口岸换装能力,尽快统一沿线国家铁路主干线轨距标准,加快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信息化建设,以使中国开往中亚、欧洲的国际货运班列真正实现稳定、可靠、快速运行。

 

    来源:经济参考网 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