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上海五国”机制
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中国上海举行会晤,创建了“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此后,五国元首每年举行一次会晤。2000年7月,五国元首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第五次会晤,决定发展五国全面合作,将”上海五国”由会晤机制变成地区全面合作机制。今年6月将在上海举行第六次五国元首会晤,必将大大推进五国全面合作和“上海五国”机制向更高层次转变。“上海五国”进程的创建和发展不仅促进了五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了五国和亚太地区安全,为在冷战后摒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的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重要的 经验,而且也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一、“上海五国”进程由来和发展
“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虽然开创于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的会晤,但是,这一进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4年2月开始的中苏边界谈判。可惜此后的20多年间,中苏之间由于种种原因,谈判一直裹足不前。到了80年代后半期戈尔巴乔夫主持苏联政务,中苏关系发生变化,中苏边界谈判才有了转机。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总统访华,双方草签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并达成了关于将部署在中苏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裁减到与两国正常睦邻关系相适应的最低水平和在边境地区保持安宁的协议。为了落实这一协议,中苏双方于1989年11月开始谈判。这是以边境裁军和加强军事信任为初期议题的“上海五国”进程的正式起点。在此后的12个年头里,“上海五国”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9年11月至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中苏一对一谈判阶段:1989年11月,中苏开始了关于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谈判,并取得进展。1990年4月24日,中苏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 的指导原则的协议》。
第二阶段——1991年12月至1997年4月,以中国为一方,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的五国两方谈判阶段: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俄哈吉塔四国组成联合代表团同中国继续进行边界谈判和关于边境地区裁军与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问题的谈判。关于后一问题的谈判,双方根据1990年4月中苏签署的“指导原则的协议”进行,并就《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达成一致。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首次会晤,签署了这一协定。根据协定,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双方不进行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制军事演习的规模、范围和次数互通报边境100公里纵深地区的重要军事活动情况;彼此邀请观察实兵演习;预防危险军事活动;加强双方边境地区军事力量和边防部队之间的友好交往等。
这次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不仅签署了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而且还决定五国元首每年举行一次会晤,使五国元首会晤机制得以正式建立并开始启动。这一机制被称作“上海五国”。
1997年4月24一25日在莫斯科举行“上海五国”元首第二次会晤。以中国为一方,以俄哈吉塔为另一方,签署了《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根据协定,双方将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裁减到与睦邻友好相适应的水平,使其只有防御性;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谋求单方面军事优势;双方部署在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互不进攻;裁减和限制部署在边界两侧各100公里纵深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边防部队的人员和主要种类的武器数量,确定裁减后保留的最高限额;确定裁减方式和期限;交换边境地区军事力量的有关材料;对协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协定规定在长达7000多公里的边界线各自一侧100公里范围内,裁减后每方保留的陆军、空军、防空军、航空兵的总人数不超过13.04万人。规定双方定期交换边境地区的有关军事资料。协定的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经双方同意可以延长。
这两个协定的签署是五国睦邻友好、相互信任、互利合作关系不断发展与巩固的结果。这两个协定将永远载人五国关系的史册,已经并将对五国关系、地区安全和国际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阶段——1997年4月以后,中俄哈吉塔五国五方谈判阶段:以中国为一方,以俄哈吉塔四国为另一方关于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谈判胜利结束后,五国两方双边谈判改为五国五方多边谈判。谈判的内容扩大,不仅涉及五国边境地区 的军事问题,而且还就五国、地区和世界的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经济等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开展合作。1998年7月3—4日,在阿拉木图举行了第三次“上海五国”元首会晤,签署了阿拉木图声明。1999年8月25日在比什凯克举行第四次“上海五国”元首会晤,签署了比什凯克声明。2000年7月5日在杜尚别举行了第五次“上海五国”元首会晤,签署了杜尚别声明。这三次会晤和三个声明,表达了五国对当前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加强地区安全与推进五国经济合作的决心。这三次会晤实现了“上海五国”机制两大转变:一是完成了将五国元首会晤由五国两方转变为五国五方;二是完成了会晤由单纯讨论边境地区军事信任与裁军问题转变为讨论五国在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全面合作,使“上海五国”实现了由会晤机制到合作机制的重大转变。
二、“上海五国”进程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上海五国”进程的出现和发展是五国面临的国内、地区和国际形势推动的结果。
在国内,随着冷战的结束、苏联解体,俄哈吉塔纷纷走向独立以及中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五国都面临着振兴经济、追赶世界科技发展浪潮、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艰 巨任务。因此,五国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都需要发展同周边国家多方面的合作,以便尽快实现国家的振兴。
在本地区,尤其是在中亚、外高加索及其邻近地区,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以及毒品贩卖、武器走私等跨国犯罪活动猖撅。瓦哈比伊斯兰极端势力在中亚各国崛起。1999年他们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制造多起爆炸、绑架、凶杀等恐怖事件。2000年他们继续进行新的恐怖行动,以便推翻中亚各国世俗政权,建立伊斯兰神权国家。车臣民族分裂势力受到俄罗斯军队的沉重打击后,在国际伊斯兰极端势力的支持下负 隅顽抗,不断制造袭击、爆炸等恐怖事件,力图重新卷土重来,建立北高加索伊斯兰国。阿富汗不仅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大本营,而且也是国际毒品的重要产地。世界75%的海洛因产自这里,然后跨过边界,经过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这一通道运往西欧。上述三种势力和各类跨国犯罪活动对本地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国际上,五国都面对当今世界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一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推动国际局势总体上继续沿着缓和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冷战时期建立的军事集团不断扩大和强化;以“人道主义干预”为借口,不经联合国授权对外使用武力、干涉别国内政的倾向抬头;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出于一己的私利垄断全球和地区事务,建立一国或数国主宰世界体制的企图在发展;还有个别国家不惜破坏战略平衡和世界稳定,力图建立反导弹系统,掀起新的军备竞赛。以上种种使五国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安全和稳定受到重大的挑战。
五国都需要建立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集中力量发展本国经济;五国都受到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五国都受到外来力量的挤压。五国处境相同,观点一致或相近。这就促使五国走到一起,在“上海五国”框架内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彼此合作,以便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使“上海五国”进程得到不断的发展。
“上海五国”进程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边界问题的不断解决和中国同以上四国双边关系不断密切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上海五国”进程的发展出现了两个同步:
一个同步是“上海五国”与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边界问题的不断解决同步。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草签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1991年5月江泽民主席回访苏联,双方 正式签署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苏联解体后,中俄边界问题的谈判不停顿地取得进展。1992年3月,中俄互换《中俄东段边界协定》批准书。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俄,双方签署了《中俄边界西段协定》。1995年ro月双方互换该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全长4300公里的中俄两国边界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在中俄边界逐步取得进展的同时,中国与哈、吉、塔边界间题也不断得到解决。1994年4月李鹏总理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签署了《中哈国界协定》,1997年9月李鹏总理再次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签署了《中哈国界补充协定》。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签署了第二个《中哈国界补充协定》。至此,全长1700多公里的中哈边界问题得到全面彻底的解决。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也于1996年7月江泽民主席访问比什凯克时签署了《中吉国界协定》。1999年8月江泽民主席出席比什凯克第四次“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时同阿卡耶夫总统签署了《中吉国界补充协定》,两国1000多公里长的边界得到解决。1999年8月,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访华,在大连同江泽民主席就协商一致的地段签署了《中塔国界协定》。双方决定,关于尚未取得一致的地段,将以有关目前两国国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谈判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2000年7月,中塔吉三国在杜尚别第五次“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期间签署了《中塔吉关于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这两个协定为全面、彻底解决中塔两国边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目前为止,中国同俄哈吉塔的边界问题,除了中国同塔吉克斯坦之间有一段边界走向未定,以及中国同俄罗斯在极个别地段的边界尚待解决之外,其他已全部得到解决。中国同中俄哈吉塔边界问题解决的进程说明,中国同四国边界问题的逐步解决,带动了中国同四国 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谈判,推动了“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机制的建立和“上海五国”进程的发展,“上海五国”进程与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边界问题的不断解决同步。
另一个同步是“上海五国”进程与中国同俄哈吉塔四国国家关系的发展同步。自中国与俄哈吉塔建交以来,中国同四国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在不结盟、不对抗、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相互已结成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这里特别应指出的是,中俄关系不断提升对“上海五国”机制的建立和“上海五 国”进程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1年12月中俄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停顿地发展,连续上了三个台阶,并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1992年12月叶利钦总统首次访华,两国建立了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关系。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俄,两国建立了建设性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中俄元首在北京会晤,两国关系升格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近几年来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2000年7月18日普京总统访华,又将两国关系推到一个新水平。中俄结成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上海五国”进程不断取得进展的关键因素。
三、“上海五国”机制现阶段的任务
“上海五国”机制从正式建立到现在已经五个年头。最近一次杜尚别五国元首会晤,根据当前形势,为这一机制提出了新的任务。这些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4项:
1.在国际问题上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密切合作。五国元首决定反对以“人道主义”和“保护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出于私利垄断全球和地区事务;决心维护1972年签署的禁止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反导条约;支持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和努力,支持中国关于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将台湾纳人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立场;支持俄罗斯解决车臣问题的立场。
2.联合打击对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妙沛主义三股势力。为此,五国元首决定尽早制定相应的多边纲要,签署必要的多边合作条约和协定,定期召开五国执法、边防、海关和安全部门负责人会议,视情况在五国框架内举行反恐怖和暴力活动演习,研究和落实吉尔吉斯斯坦关于在比什凯克市建立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倡议。
3.在“上海五国”框架内发展经贸合作, 特别要发展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将多边协作提高到新的水平。为此,五国元首决定改善本国投资和贸易环境,为五国公民和企业进行正常商业活动、解决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纠纷提供有利的条件。哈萨克斯坦为发展五国经贸合作提出了关于举行五国政府首脑会晤的倡议。其他四国元首支持哈方的倡议,并决定为政府首脑会晤近期成功举行作认真准备。
4.将“上海五国”变成地区多边合作机制。鉴于“上海五国”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促进五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决定将“上海五国”由会晤机制变成地区合作机制,以便促进五国在各个领域的多边合作。为 了加强“上海五国”机制,决定举行外长年度会晤,审议五国发展各个领域的相互协作问题,讨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并协调共同立场。为了加强五国之间的协调,决定在现有的各方任命的国家协调员的基础上建立国家协调员理事会。为了提高“上海五国”机制的效率,决定通过“上海五国”章程文件。
四、“上海五国”机制体现了时代精神,前景广阔
“上海五国”机制经过中俄哈吉塔五国多年共同探索,尤其是近五年的探索,摸索出在新的国内、地区和国际形势下建立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重要经 验,体现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上海五国”机制摸索出的新型安全观,就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与协商,最大限度地减少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和军事活动,增加透明度,加强友好往来,建立睦邻友好的边界,从而维护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进一步推动相互关系的发展。这种新型安全模式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他国际关系准则的精神是一致的。它与某些人坚持“冷战思维”,热衷于强化军事集团,动辄进行制裁,甚至使用和威胁使用武力,企图通过推行强权政治建立单极世界的作法背道而驰。
“上海五国”机制摸索出的新型区域合作 机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这一多边合作机制是开放性的,不针对第三国。它欢迎本地区所有国家参加,以利于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上海五国”在杜尚别举行的第五次元首会晤是这一机制开放性的具体体现。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国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加“上海五国”进程,或正式参加,或以观察员形式,或参加安全合作,或参加经济合作。它们的参与也会为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为本机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作出贡献。本机制不针对第三国是五国在对外政策中的不结盟和不对抗的立 场所决定的。“上海五国”不是军事集团。它对本地区~切国家开放充分体现了它的不针对第三国的立场,也是实践其不针对第三国允诺的有效组织保证。
“上海五国”进程自启动以来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已成为地区安全和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但是严峻的形势向这一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五国”进程将顺应时代要求继续发展。为发展这一进程江泽民主席在杜尚别五国元首会晤中提出了四点倡议:
1.充实和完善“上海五国”机制。在“上海五国”框架内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并逐步将五国会晤机制发展成五国合作机 制。
2.深化安全领域的合作。五国要联合采取行动打击形形色色的分裂势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在本地区的活动,并抓紧建立和完善相互的法律基础和具体协作机制。
3.推进双边和多边经贸合作。要创造条件,发挥各自优势,扩大相互投资,探索各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中国欢迎四国积极参加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各项建设,中国也鼓励本国企业到中亚国家和俄罗斯投资办厂,开展深加工贸易,或者合作开发资源。
4.加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五国在国际问题上要协调立场,相互配合,共同伸张国际正义。
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四点倡议与五国元首 在杜尚别声明中为“上海五国”进程未来的发展勾画出的蓝图完全吻合。“上海五国”进程符合五国利益,有利于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与发展,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因而今年6月第六次五国元首会晤后,五国多边合作必将扩大与深化,五国合作机制必将随之更加完善。
(责任编辑:邹洪波)
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