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实兵首战海上封锁
中俄战舰战机在大海携手
我某新型潜艇从水下发射反舰导弹
攻击!315潜艇导弹轰然出水
□本报记者 刘兴安
“呜——”8月23日6时35分,长长的汽笛声刺破了青岛港的宁静,参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的我海军315潜艇披着朝霞缓缓驶向大海深处。
今天是联合军演第三阶段实兵演练的第一天,315潜艇担负水下打击“敌”舰艇编队的重任。这是我海军潜艇实际使用潜对舰导弹的首次公开亮相。
迎着扑面的晨风,记者登上这艘新型国产潜艇,与官兵们一起出征,在水下目睹了“蓝鲸”蹈海起惊雷的壮观场景。
8时50分,携带数枚国产某新型潜对舰导弹的315艇像一头蓝色的巨鲸迅速扎进万顷碧波之中,隐蔽接敌,占领有利攻击阵位。
航渡途中,记者透过潜望镜看到:参演的中俄两军的驱逐舰、反潜舰、护卫舰编队正按既定的联合战役计划破浪前进,准备与航空兵和潜艇协同,共同对“敌”水面舰艇、潜艇实施打击。
10时50分,上级通报:“敌”舰艇编队方位×××度,距离×××链。
“发现‘敌’舰,战斗警报,准备攻击!”艇长丁连勇上校当即下达战斗命令。
战斗警报响起,全艇迅速进入战斗部署。
记者从艇艏的雷弹舱一直走到艇艉的轴系舱,看到每一个战位都弥漫着紧张的战斗气氛。在雷弹舱,副作战长沙卫良上尉正对导弹发射系统组织进行综合检测;在指挥舱,支队长高殿庆大校、政委张明岐大校坐镇现场指导备战;在集控室,士官鲁玉坤全神贯注地检查主机的运转情况;在轴系舱,舱室长、二级士官石志洲正在认真观察大轴的温度变化……
据了解,该艇前不久刚刚完成全训任务。受领联合军演任务后,他们进行了紧张的临战训练,对装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维护,并制订了18种预案确保安全、顺利、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在315潜艇指挥舱的雷达显示屏上,正在快速移动的“敌”舰位置被不停地报告给艇长。
11时10分,丁艇长下达指令:“导弹系统准备!”
11时14分,记者再次透过潜望镜,发现中俄联合舰队已经完成战斗部署,呈战斗队形严阵以待。
11时18分,丁艇长再次下令:“3号、4号导弹准备!”
11时21分,记者透过潜望镜看到,中俄联合舰队已先“敌”开火,对“敌”潜艇实施火箭弹打击。随着火箭弹爆炸激起的冲击波,记者听到一阵阵巨响,好似无数个重锤在敲打着315艇,记者脚下的甲板也随之产生了一阵颤动……
11时25分,丁艇长下令:“准备实弹发射参数!”有关人员迅速进行纵摇、横摇、潜深、距离等各项检查。
两分钟后,他又下令:“3号管导弹解除保险!”至此,导弹发射一切准备就绪。
11时28分,副艇长蔡一清向艇长报告:“离发射还有1分钟”、“30秒”……
与此同时,航海长谭海军不停地向艇长报告“敌”舰的方位、距离。
“10秒……5、4、3、2、1,发射!”
11时29分,随着“砰”的一阵闷响,导弹顺利发射出艇。此时,导弹发射瞬间产生的强大空气回流使记者的耳鼓里明显地感觉到一股强劲的压力。
5秒钟后,导弹轰然出水,向着“敌”舰直扑而去……
攻击!潜、空、舰合同打击“敌”舰
□本报记者 钱晓虎
8月23日,黄海某海域。
11时30分,我警戒飞机和俄A-50预警机报告,“敌”驱逐舰2艘、护卫舰3艘突入我封锁海区,企图截击我舰艇编队。
编指下令:立即对“敌”编队实施海空合同打击!合同打击是现代海上作战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合同打击的距离越来越远,精度越来越高,威力越来越大。
导航雷达显示,我3支作战群已迅速编成了有效防御来袭导弹的电子干扰队形。
“准备齐射干扰弹!”“发射!”112舰杜长余舰长从容下令。左舷12枚红色干扰弹顷刻间脱鞘而去,在半空爆炸,像天女散花般形成干扰云团和降落伞,长时间地滞留在空中。几秒钟之内,由168舰、136舰以及俄方舰艇发射的箔条、红外、光电、烟幕干扰弹在我方编队上空形成了一柄柄保护伞。
“编队高炮发射准备!”就在编队实施电子干扰的同时,我方舰艇编队也作好了充分的防御抗击准备。火炮吐出密集的弹雨,在舰艇周围又形成一道防御圈。
此时,我方水下、海面和空中同时酝酿着新一轮攻击波。记者透过舷窗看到,315艇在112舰的视野左前方尽头占领了导弹攻击阵位,一枚潜射导弹轰然出水,扶摇直上,弹道轨迹留下了一道迷人的曲线;“飞豹”机群也出现在我们视野里,数枚空舰导弹拉起一道道笔直的烟柱扑向来犯之“敌”。在我潜艇、航空兵连续突击之后,驱护舰编队进入战斗航向,对“敌”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击。俄“激烈”号驱逐舰的“马斯基特”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及我新型护卫舰3枚反舰导弹以雷霆万钧之势,超视距扑向“敌”舰……
攻击!反潜鱼雷直刺海底之“敌”
□本报记者 钱晓虎
“参数正常,请示起飞!”“可以起飞!”机长刘进坤按下机外通讯按钮向航空指挥所报告,指挥员赵鲁英随即发出了起飞指令。
启动、加油门、提变矩,一连串标准的起飞动作一气呵成。对于叱咤海天28年、有着3000飞行小时的特级飞行员刘进坤来说,这些动作真是太熟悉了。直9舰载机粗大的旋翼在加速旋转,发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
8月23日11时许,记者站在112号导弹驱逐舰直升机库旁,被高速气流吹得几乎站立不稳。
“飞赴某海区执行舰机协同任务!”“明白!”刘进坤从容应答。战机在甲板上空悬停、转向,随后前倾,大速度前出,飞离112舰。高速下沉气流在海上吹开了一个很大的旋涡,随着直升机前进而缓缓移动。
这时,从俄罗斯海军“沙波什尼科夫海军元帅”号反潜舰上起飞的卡-27型直升机也离开了载舰并很快建立航线,朝直9跟进。不一会儿,两架直升机在预定海区组成编队,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扑向目标海域。
“超低空悬停,开始搜索潜艇!”11时10分,扣人心弦的联合搜潜攻潜行动开始了!
50米、30米、10米……两架直升机同时开始下降高度。海上超低空悬停是舰载直升机的看家本领,也是个高难动作,许多飞行员容易在这时产生找不到海平面的飞行错觉。2004年6月,刘进坤也有过这样一次难忘的悬停经历。当时,团里把舰载机夜间行进间着舰的重任交给了刘进坤。就在他驾机到达悬停点准备着舰时,舰上的下滑引导灯因为旋翼激起的水雾一下子模糊了。此时战机离舰面已不足100米。他惊出一身冷汗,迅速上提变矩、摆正姿态,重新对正载舰徐徐下滑。在波浪相对平稳的一瞬间,他果断地放下变矩杆,以一个漂亮的三点着陆动作完成了中国海军的首次夜间行进间着舰动作。
旋翼产生的巨大气流把海水吹成密密的水雾,弥漫在直升机周围。刘进坤双眼紧盯着仪表,双手牢牢地控制住了飞行姿态。后舱反潜员张东明熟练地放下了吊放声呐的钢索,开启声呐探测可疑目标。俄方的卡-27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两架直升机在海面上悬停,像静止了一样。
水面舰艇编队在耐心地等待,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焦虑。与其说这是一场武器系统间的对抗,不如说是一场信心与智慧的较量。
“声呐发现目标!”11时16分,张东明向机长通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俄军卡-27也几乎在同时发现了水下潜伏的目标。
“请示攻击!”“可以攻击!”指挥员话音刚落,“嗖”的一道红光闪过,一枚反潜鱼雷从直9直升机上落下钻入大海,像一把尖刀刺向海底之“敌”。与此同时,112舰、168舰及俄方舰艇上的反潜火箭形成的密集弹雨也扑向目标海区……
时针指向11时18分!整个搜潜攻潜行动只用了短短的8分钟。
攻击!新型战机弹无虚发
□本报记者 谭洁 张金玉
突击时刻威震长空。8月23日,空军出动6批12架次新型战机参加联合演习。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均准时到达,并取得首次进入、首次击中目标的战绩。
一早,山东半岛某机场被薄雾浓云覆盖,本场能见度仅3~4米。空军参加演习的一架架战机列阵停机坪,将在预定时刻进行空中待战和截击夺取制空权、空投靶弹、发射导弹等多项重大任务。
9时15分,塔台上,指挥员韩胜延下达指示:“按预定计划实施!”
9时49分,执行演习任务的8名飞行员迈着刚健的步伐向着战鹰走来。他们全都是空军一级以上飞行员,每人掌握一门以上外语,能熟练运用外语与外军飞行员进行技术交流。
10时4分30秒,震人心魄的马达轰鸣声直冲霄汉。4架新型战机滑出,拖着长长的尾焰,穿过浓浓的云雾,如同利剑出鞘直刺苍穹,挟雷裹电驰向战区。
10时7分,另一批4架次新型战机也奔向战区支援作战。
这时,云层覆盖了3500米高的航线,云中编队飞行难度很大。空中飞行员利用战机良好的性能精心操作,密切配合,保持大机群编队队形。
塔台空地对话频仍。无线电对话中传来带队长机李景高团长沉着冷静的对答。爬升、加力,李景高毫不畏惧,带领飞行员从几十米的超低空开始机动,迅速跃升到4000米高空,接着进行编队进攻、战术机动。多套大载荷战术动作接连不断,空战精彩纷呈。
11时1分30秒,编队保持右梯队形一秒不差准时到达指定的陌生海空。李景高猎鹰一般敏锐的双眼像两部跟踪雷达,在波峰浪谷间搜寻我舰艇编队实施掩护。
10时35分,胶东另一机场,又一批两架战机腾空而起,飞赴演习空域空投靶弹。
10时42分,团长乔军驾驶国产新型战机携导弹犹如鹰隼猛然扑向海空。在指挥所给定的几十秒的攻击时间内,乔军迅速在大脑里调动着存储的数据,首次进入就锁定目标。在塔台,记者听到:“发现目标!”“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在军舰上空近5000米处,乔军扣下发射扳机,两枚导弹似霹雳般直扑“敌”机,顷刻间,目标灰飞烟灭。
指挥舰上:海上封锁作战全景观察
□本报记者 江宛柳 丁海明
8月23日清晨的青岛港阳光灿烂,宽阔的大海舒展清波迎接“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实兵交战首战。
上午9时,海上封锁演练的指挥舰——海军北海舰队861舰解缆起锚。设在这艘军舰上的海上联合指挥所,将指挥中俄两军在茫茫大海上打响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海战。
10时,风力渐大,涌浪增高,861舰进入演习海域。记者在联合指挥所看到,海、空军指挥人员全部就位,接二连三的报告声传递着战斗气息:10时35分,航空兵报告第一批歼击机从山东某海滨机场起飞;10时50分,315潜艇开始出击……中方海上指挥员向俄海上编队群指挥员发报:祝我们双方在今天的演习中有良好的合作,祝演习顺利成功!俄方回报:祝全体官兵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们将并肩完成今天的演习任务!
11时整,3发红色信号弹升空,海上封锁演习正式开始。
左舷远方,中俄双方8艘战舰组成的水面舰艇编队乘风破浪。空中两批歼击机编队呼啸而来。两架战鹰在6000米高空投放两枚模拟来袭敌机的照明弹。瞬间,远空飞来的另外两架歼击机临空,两枚空空导弹直击云层间闪亮的照明弹,准确命中目标——海战从夺取和保持局部海区控制权开始!
11时10分,联合指挥部通报:“敌”潜艇进入我舰艇编队活动海区。舰机协同反潜战斗旋即打响。中俄双方各出动1架舰载直升机配合双方3艘驱逐舰,使用反潜鱼雷和火箭深弹对“敌”潜艇实施攻击。排排火光从我3艘新型导弹驱逐舰齐射大海……
此时阵风6级,中涌中浪。以“敌”水面舰艇逼近我海上巡逻区为背景,潜艇、航空兵、水面舰艇展开联合打击敌舰艇编队战斗。我某型警戒机和俄方预警机前出搜索,我潜艇抵近侦察,水面舰艇编队进入导弹攻击部署,4架某型歼轰战机空中待战,听令突击。突然,潜艇从水下发射的导弹钻出水面腾空而起,一道金色火光拖着白色弧线冲向天际。随着远处传来的轰响,我方战鹰和双方舰艇导弹齐射,我空对舰、反舰导弹和俄“马斯基特”舰对舰导弹升腾起一道道红色的火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为抗击来袭导弹,联合指挥部命令舰艇编队展开对空防御,齐射干扰弹。霎时,红外、光电、箔条各种干扰弹腾空而起,一簇簇红色火球变作一片片白色烟障,大海被笼罩得扑朔迷离。旋即,舰艇编队众炮齐发,数百发炮弹闪着红光射向空中,在远处的海面炸起壮观的水柱。
12时整,3颗绿色信号弹升空,海上实兵实弹演习落下帷幕。海上指挥所指挥员们告诉记者,今天中俄双方发射的11枚4种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命中率100%!
14时,861舰上响起了《检阅进行曲》。伴着海风和涛声,中俄海空军参加海上实兵对抗和实兵实弹演习的部分兵力开始接受检阅。战鹰编队临空,战舰劈波斩浪,将军的问候与士兵的回答回荡在海天之间……观礼台上,中方海上指挥员、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张展南海军中将与俄方海上指挥员、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司令费奥多罗夫海军上将紧紧握住了双手。这是对演习成功的热烈祝贺,更是对和平使命的庄严承诺。胜利的喜悦中,几位现场观摩的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军事观察员对记者说,这是一场高水准的海上实兵演习,体现了海空联合的观念,体现了中俄双方的默契协同。印度战争学院训练部部长迪帕克海军中校认为:这是一场高效率的演习,筹划出色,战法娴熟,射击精准,充分展现出中俄两军的高素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张德广告诉记者:“这是我所看到的最高水平的军事演习。中俄两军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接受了一次很好的检阅,必将为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带来积极的影响。”
14时40分,强劲的海风携首战告捷的战舰返航。
来源: 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