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上合研究>政治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迎来发展的新阶段

发布时间:2019-04-12 11:24:38作者:陈之骅文章来源:《当代世界》2002年第7期

  由中国、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个中亚国家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已经一年了。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由我国参与发起并以我国的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这个组织是由1996年启动的 “上海五国” 机制发展而来的,是“上海五国”事业的继承者。6年来,它由加强各成员国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入手,逐步扩大到共同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以及促进成员国在政治、经济、贸易和人文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并且取得了令国际社会注目的成绩和进展。

  圣彼得堡元首会晤的丰硕成果 

  上海合作组织于今年6月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举行了成员国第二次元首会晤。这次会晤回顾了一年来的工作,规划了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大计,并就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交换了看法,取得了共识。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会晤时发表了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讲话。江主席强调指出,在当前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解决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个最重大的课题提供了“重要和有益的启示”。圣彼得堡会晤的圆满成功,迎来了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 新阶段。

  圣彼得堡会晤的一个主要成果是签署了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一年以前,上海合作组织虽已宣告成立,并发表了《成立宣言》,但还不算正式成立,因为还来不及制定一个阐明本组织的根本宗旨和任务、规定成员国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和进行合作的基本方向,以及明确本组织的机构设置和运行规则等重大内容的基本章程性文件。现在,这样的根本大法已经出台,从而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也将使上海合作组织获得国际法人的资格。《宪章》规定设立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作为一个常设机构处理本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的组织技术保障工作。秘书处设在我国的北京市。

  圣彼得堡会晤的另一个成果是通过了 《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决定建立常设地区反恐怖机构,以加强成员国在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斗争中的协调与合作,维护地区与国际的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个常设机构设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市。

  圣彼得堡会晤还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宣言》明确指出:本组织的目的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加强多领域协作,以维护和巩固地区 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应对新的挑战和威胁,鼓励不同领域开展有效的互利合作,促进组织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宣言》同时指出了建立本组织的原则基础是“相互尊重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边界不可破坏,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所有成员国一律平等”。《宣言》还阐明了成员国对当前地区热点问题和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的共同立场和原则主张。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上海合作组织宣告成立一年来,特别是“9·11”事件和国际反恐斗争开展以后,国际形势和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上海合作组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亚地区形势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力量进入了这一地区。现在,美国已在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军事基地和设施,并且部署了军队。据说,这是自公元前4世纪前期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中亚以来,西方国家的军队第一次进驻这一地区。与此同时,美国还向一些中亚国家提供和许诺了可观的经济援助。尽管美国目前在中亚军事存在的规模还比较有限,但影响很大。俄罗斯一家周报在今年2月把“美国打着反恐怖旗号闯进了中亚”列为布什发动反恐战争以来取得的“九大成绩”中的第一项。哈萨克斯坦一位政治学家不无感慨地说:“地缘政治现实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变成了中亚的第三邻国。”虽然美国政府一再表示,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将是暂时的,但从一些迹象看来,情况不一定如此。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不久前接受了本国一家报纸记者的采访。在回答“您相信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真的能离开中亚吗?有没有切实保证?”的问题时说:“最好能让人相信。……说到保证,我们没有任何保证。不仅美国人,而且其他人都根本打不了这种保票。”

  应当承认,中亚地缘政治格局和安全形势的这一重大变化,在客观上给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相互关系增添了复杂性,影响了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从而给上海合作组织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成员国在本地区毕竟有着不少共同的利益。它们对有关问题业已达成了共识。圣彼得堡《元首宣言》明确指出:“本组织成员国在自主选择保障本国安全的方式和方法,包括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方面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同时也明确规定:这种合作应当 “避免给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带来消极后果”。这一原则精神不仅是对中亚国家说的,也是对所有 成员国说的。另外,圣彼得堡会晤还明确申明,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开放而不是封闭性的组织。它一贯坚持不结盟和不针对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原则。由此可见,上海合作组织尽管面临着某种意义上的挑战,同时也有着不可否认的机遇。关键在于成员国团结一致,大力弘扬“上海精神”,特别强调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互信”是“上海精神”的核心。做到了政治互信,上海合作组织便可以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有效地掌握机遇。

  推动区域合作的“两个轮子” 

  江泽民主席在圣彼得堡会晤时的讲话中指出,推动区域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要抓住“两个轮子”: 一个轮子是安全合作,另一个轮子是经贸合作,从而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打垮了塔利班政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对中亚地区的威胁。但是,这三股势力还远未被最后消灭。它们仍然威胁着地区和成员国的安全与稳定。一些极端主义组织虽然受到重创,但仍然保持着相当的军事实力并在继续进行活动。三股势力,以及有组织犯罪、非法走私毒品、贩卖武器等跨国犯罪行为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基础,包括贫困、失业、愚昧和种族、民族、宗教歧视等因素在内,所以是不可能在短时 间内消除的。因此,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的。必须进一步加强成员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力度,同时也要大力支持和配合国际社会的反恐斗争。当然,打击三股势力必须符合国际法准则和原则,不能和反对某种宗教、个别国家和民族相混淆,也不能搞“双重标准”。现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地区反恐怖机构正在积极筹建,它将为成员国在这方面的务实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经贸合作和安全合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这方面的发展潜力很大。众所周知,这一地区的自然资源 十分丰富,特别是盛产石油和天然气,是仅次于海湾地区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区。据有关资料显示,中亚地区的石油储量(不算里海国家)共有200—300亿吨,其中已探明的为40—50亿吨;天然气储量以土库曼斯坦为最多,达23万亿立方米,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为2.5万亿和2万亿立方米。独立10年来,中亚国家的经济虽然仍然困难,但油气生产发展很快,已基本达到甚至超过苏联解体时的水平,出口能力也逐年增长。这一地区历来是东西方的交通要冲,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此,上海合作组织 成员国除了可以在能源,包括铺设输油气管道方面进行合作外,还可以在交通,包括修建铁路和公路领域进行合作。目前,在成员国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方案,建设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不仅将使成员国共同受益,而且将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很大的贡献。在贸易方面,成员国之间的互补性很大。目前贸易额虽然逐年增长,但还很有限。相信随着成员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面貌会有所改变。今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将举行成员国总理会晤,我们期待着会晤的积极成果。

  中、俄两国协调合作是关键 

  毋庸置疑,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在各方面都是完全平等的。与此同时,在成员国中,中、俄两国是地区和世界性的大国,又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因而在上海合作组织中负有更为重大的责任,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对俄国来说,这一地区从19世纪中叶起至苏联解体的大约150年间,一直是俄罗斯帝国和苏联领土的一部分。中亚国家独立10年来,俄罗斯继续在中亚保持着自己传统的影响,以至使这一地区被认为是它的“后院”。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作为一种“战略趋势”,俄罗斯大幅度地调整了与美国的关系,而且“并没有为地区外武装力量的临时驻守(中亚)而产生反感”(普京总统语)。但是,这并不等于俄罗斯已失去了对中亚的影响力。相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即使有所削弱,它仍拥有各种影响这一地区的手段,可以起到别的成员国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中国,由于与中亚国家没有历史积怨,而且一贯支持它们的独立和发展,并与它们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因而在这些国家中享有较高的声望。这些都是中俄两国能在上海合作组织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利条件。特别是两国由于与中亚国家关系中的处境不尽相同,可以优势互补,相互配合。

  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协调合作的基础是两国在很多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立场。这种共同性首先表现在两国都面临着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的威胁,需要和中亚各国合作打击共同的敌人。众所周知,俄罗斯的车臣分子和我国的 “东突”分子都与中亚的恐怖分子有联系。普京总统最近在接受我国《人民日报》记者的专访时说:“恐怖分子拉拢了近4000名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武装分子,训练他们去推翻中亚地区的世俗政权。粉碎这些计划就是消除对俄联邦的现实威胁”。中俄两国的共同利益还表现在两国都希望和中亚各国合作,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一地区包括 油气在内的丰富资源,来推动地区和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外,中俄两国都对西方势力,首先是军事力量在中亚的存在和增长感到不安。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了对美军驻留中亚的关注。俄国虽然对此表示了容忍,但也希望这种驻留是“临时”的。上述共同利益,使中、俄完全有理由和可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有效地协调合作,而这正是上海合作组织和地区合作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久,两国将迎来《中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签订一周年。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协调合作,是贯彻落实这一历史性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当代世界》2002年第7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