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上合研究>综合研究

中俄协同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稳定发展

发布时间:2019-04-12 11:24:32作者:李永全文章来源:载李进峰,吴宏伟、李伟主编《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摘要: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是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实现的。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地区稳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中,中俄两国的社会稳定与战略协作为该组织稳定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战略协作 上海合作组织 

  作者简介:李永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一)中俄社会政治稳定和两国战略协作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平等政治关系是成员国关系的根本原则。 

  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开始实现领导集体的平稳交接。2012年俄罗斯顺利举行总统大选,普京回归克里姆林宫,标志着俄罗斯开始相对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这将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上海合作组织在中国对外政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中国毗邻的中亚地区,存在一系列不稳定因素,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以及毒品贩运活动异常猖獗的地区,威胁着中国的西部安全环境。与此同时,中亚地区也是我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此,中国政府一贯重视该组织的发展,在安全、经贸、科技、教育、人文、能源等领域与成员国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合作。 

  中国重视上海合作组织并全力以赴促进该组织的发展,是因为该组织已经成为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国家和谐共处的地区国际组织。中国希望上海合作组织成为地区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合作和共赢的舞台。 

  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回归克里姆林宫后,俄罗斯政治形势稳定趋势明显。2011年国家杜马选举和2012年总统选举前后的抗议风潮逐渐平息。在稳定政治形势的过程中,俄当局通过的三个法案发挥了重要作用,即非营利组织法、网络黑名单法和集会法。普京旗帜鲜明地反对外国干涉俄罗斯内事务,三个法律通过后,具有国外背景或得到国外资助的反对派组织的活动受到遏制。而对于所谓的体制内反对派,普京当局则采取了灵活的政策,既坚持原则又适当妥协,既安抚又施加压力。实际上,所谓的体制内反对派,大多数已经变为“陛下的反对派”。他们不再是破坏稳定的政治力量,而是维护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之一。在稳定社会政治形势的过程中,人心思稳的社会情绪为当局采取相应的立法措施提供了社会基础。 

  中亚对于俄罗斯来说,政治上关系到南部的安全,经济上是独联体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俄罗斯能源和主要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因此俄罗斯关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符合俄国家利益。 

  上海合作组织的任务,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维护中亚的稳定和促进中亚的发展。中俄在中亚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战略利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在努力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归根结底,中亚的稳定离不开中俄的稳定,中亚的安全环境离不开中俄的战略协作,中亚地区的发展前景与中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密切相关。20122013年中俄两国的政治进程表明,两国政治和社会稳定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两国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具有迫切的现实需要和长远的战略利益需求。这是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2013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中特别强调指出:“双方主张进一步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加大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毒品贩运、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国际信息安全;赋予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打击毒品贩运等新职能,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的综合中心;加强经济合作,特别是交通、能源、通讯、农业等流域合作,积极推动建立有效融资保障机制,”[2]等等。中俄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特别关注必将促进该组织的健康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顺利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上海合作组织宪章明确规定:本组织成员国坚持“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国家边界不可破坏,互不侵犯,不干涉内政,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谋求在毗邻地区的单方面军事优势”。在决策机制方面,宪章明确指出:“所有成员国一律平等,在相互理解及尊重每一个成员国意见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在利益一致的领域逐步采取联合行动……”[3]各成员国都遵守上海合作组织宪章,保证了该组织的和谐发展。十余年来,正是这种“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伴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互利经济合作是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土总面积近3018.9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约1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GDP约占全球总产值的24%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程。苏联解体后,由于传统经济联系中断,前苏联各国经济发展遇到巨大苦难。此外,由于新独立的原苏联各共和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经济政策不统一,彼此经济合作难以顺利展开。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中国大都毗邻而居。十余年来,中国与上合组织各国的经贸合作经历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双边向多边,由简单贸易向投资和技术合作的转变。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几乎每一个文件都提到加强组织内各国经济和技术合作的重要性问题。2001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2002年5月2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贸部长们签署关于该《备忘录》的议定书。部长会议还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应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深化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巩固本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部长们还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共同关心在运输、能源、电信、环保等领域的具体投资项目,表示将努力使这种合作造福于各国人民。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在该组织内进行区域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从整个地区的情况看,长期以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合作水平和规模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多边合作还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主要合作领域大多局限于小规模贸易,而在能源、交通、通讯等具有广阔前景的项目上,多边合作项目还没有充分展开。近年来,情况有很大改观,成员国首脑对多边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并通过有关文件,为多边合作和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随着各国政治独立进程的结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员国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成员国间的合作更加显示了该组织经贸合作对于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011,上合组织成员国达到46509亿美元,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4]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增长迅速,比如中国和塔吉克斯坦之间,1993年贸易额只有900万美元,目前增长不是数十倍,而是数百倍。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之间,1992年贸易额只有5000万美元,2011年达到26亿,增长50倍。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不可忽视。  

  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在中亚各国独立国家形成和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虽然这种合作的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但是,正是这种经济合作为解决迫切的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基本保障。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后,成员国之间经济合作质量不断提升。中哈之间的能源合作,中乌之间的能源和投资合作,中塔之间的基础设施合作,中吉之间的贸易合作和电力设施合作等等,都在促进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应该强调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经济合作是互利互惠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于提高上海合作组织的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具有各国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互补性的鲜明特点,这是成员国经贸合作不断提高和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 

  (三)安全合作是保证地区稳定的最重要基础,政治和军事互信是安全合作成功的保证。 

  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这是一个加强军事互信的安全机制。“上海五国”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后,安全合作依然是该组织最重要的合作内容之一。 

  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反对三股恶势力,即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是中亚安全与稳定的主要威胁。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伊始,各方就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公约》是各国打击三股恶势力的法律文件,文件对“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进行了概念界定,提出了合作的形式和内容。[5]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成员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是积极的和富有成效的。从2002年起,成员国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名目的、各种规模的联合反恐演习。2003年,上海合作组织举行了“联合-2003”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而从2005年起,以“和平使命”名目的联合军事演习连年举行。[6]这些联合军事演习不仅仅是展示实力,而且宣示了成员国联合反恐的决心,对地区恐怖主义起到巨大的震慑作用。 

  此外,上海合作组织还建立了地区反恐怖机构。地区反恐怖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能是:就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与本组织成员国主管机关即国际组织保持工作关系,加强协调;参与准备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问题的国际法律文件草案,与联合国及其反恐委员会、国际和地区组织共同致力于建立应对全球性挑战与威胁的有效反应机制;收集和分析成员国提供的有关打击三股恶势力的信息等等。[7] 

  正是由于上海合作组织内的安全合作,活跃于阿富汗的世界恐怖主义组织的影响才受到有效遏制。中亚地区和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有许多不稳定因素,形形色色的极端组织成员经常在阿富汗基地组织接受训练,但是,这些极端组织或得到他们支持的地区恐怖组织破坏地区稳定的企图始终没有得逞。这是因为,第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安全合作宣示了各国共同反对三股恶势力的决心;第二,各国强力部门的密切合作有利于随时掌握恐怖主义的动态,消除恐怖主义存在的环境;第三,连年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绝不仅仅是展示武装力量,而是针对恐怖主义的实实在在的战略行动。 

  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2014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联军将开始从阿富汗撤离,阿富汗问题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焦点之一,美国撤军后阿富汗局势是否失控;焦点之二,美国还会留下多少军人在阿富汗;焦点之三,阿富汗民族和解进程前景,国家是否会分裂;焦点之四,有关各方能否就阿富汗未来安排达成一致。如此等等。 

  目前参与阿富汗各种事务的国家有70多个。各方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实际上,目前关注阿富汗问题不仅仅是美国和北约联军所代表的国家,不仅仅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还包括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如巴基斯坦、印度和伊朗等。 

  对于美国阿富汗战略,国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美国发动阿富汗战略具有双重目的。首先是打击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这是美国政府宣布的目标。第二,保持自己在中亚的存在,实现长远地缘政治目标。这是国际分析界的普遍看法。阿富汗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有黄金、白银、铁矿以及钴、锂、锌等金属,以及贵重和较贵重的宝石等等。不仅如此,阿富汗还是一个过境走廊,中亚物资运往南亚的必要通道。美国需要一个能够与美国合作的或亲美的阿富汗政府,或者考虑建立一种保留对各反政府集团施加影响的机制。那样的话,未来阿富汗民族、宗教和部落集团利益和权力如何分配,还是未知数。但美国实施中亚战略需要的可能恰恰是一个局势不确定的政治局面。 

  俄罗斯对阿富汗问题的态度比较复杂。首先,它认为阿富汗国际恐怖主义是地区和民族安全的威胁,来自阿富汗的毒品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对于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俄罗斯支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并向美国和北约提供必须的物资装备运输过境走廊。但是俄罗斯不满美国和北约对打击阿富汗毒品生意的消极态度。美国不把俄罗斯当作平等的盟友和伙伴,甚至在阿富汗后塔利班时代构建问题上排挤俄罗斯。对此,俄罗斯表示愤怒和失落。但是,俄罗斯政府在努力与阿富汗政权加强双边经济合作,尤其在苏联当年建设的一些项目上的合作,这样的合作在阿富汗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将是俄罗斯与阿富汗政府合作的重要基础。[8] 

  巴基斯坦也特别关注阿富汗问题。阿富汗在巴对外政策中占据最重要位置。因为阿富汗稳定与巴基斯坦稳定有密切联系。巴基斯坦认为,阿问题的解决不能撇开巴基斯坦,而阿富汗和美国恰恰有这样的打算。 

  印度近些年也开始重视阿富汗问题,并为此进行大量的财政和人力资源投入,研究阿富汗局势和自己参与阿富汗进程的可能。但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阿问题的前景方面存在较大分歧。这种状况将影响印度参与阿富汗进程。 

  中亚国家普遍关注阿富汗问题并与阿富汗保持独特的联系。首先,阿富汗的不稳定直接威胁到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稳定,其次,中亚各国都在努力配合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并希望这种合作能够带来具体的经济实惠。在2014年后的阿富汗问题上,中亚国家也有不同的利益和独特的立场,比如,哈萨克斯坦希望积极参与阿富汗国内调解进程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土库曼斯坦希望修建途径阿富汗的天然气管线,将自己生产的天然气运往南亚;塔吉克斯坦对阿富汗问题的解决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希望在阿富汗问题上不仅发挥自己的影响,而且获得真正的实惠。如此等等。 

  阿富汗问题不仅仅是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和非法贩运毒品问题,还包括阿富汗民族和解和阿富汗重建以及阿富汗经济发展中的替代种植等问题。阿富汗问题解决的复杂性不仅在于阿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关系的复杂,还在于该问题具有复杂的国际背景。 

  随着2014年的临近,阿富汗问题给上海合作组织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应对挑战的问题日益迫切。因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应该积极磋商,制定对策,在战略上做好准备,确保2014年后中亚地区的稳定。 

  (四)能源合作是各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证,互为市场为长期合作提供巨大潜力。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非常关注能源合作。成员国所在地区构成一个完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综合体。 

  当代世界存在三个各具特色的能源经济体:第一个是西方国家集团,其国际组织是国际能源署。这个能源经济体拥有9.6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国内生产总值为25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48%;能源储量1885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总储量的25%,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212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6.5%;能源消费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41%。 

  第二个能源经济体是以阿拉伯国家为主的石油输出国集团,其国际组织为“欧佩克”。这个能源经济体拥有2.96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5%;国内生产总值为1.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3%;能源储量138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储量的11%,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1374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储量的42%;能源消费5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消费量的4.5%。 

  第三个能源经济体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所在区域,其可能出现的国际能源组织将是上合组织能源俱乐部。这个能源经济体拥有145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3%;国内生产总值为12.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24%;能源储量3434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储量的42%,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1129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储量的35%;能源消费32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消费量的29%。因此,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能源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取得重要成果,中哈能源合作也结出硕果,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合作已经催生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使能源合作从双边走向多边。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还有丰富的水资源,综合解决中亚的能源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促进中亚的长期稳定。建设中的上海合作组织能源俱乐部可以在能源合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在各国不仅关心传统能源合作,也开始关注非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等。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但是中亚全方位能源合作还缺乏一些必要的条件,如各国之间还缺乏政治互信,在能源合作方面还不能协调彼此的利益,融资能力差,等等。但是,从长远看,只有多边能源合作和综合解决中亚能源问题,才能够保证中亚各国的能源安全。而这个前景一定会实现。 

  ()需要正确理解和处理中俄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中俄之间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战略合作是中俄关系的主流,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保证。但是在中亚地区,存在各种利益关系。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等等,都有自己的中亚战略。实际上,大国或大国集团在中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竞争关系。 

  各种地缘政治势力在中亚地区的竞争是多层次,多元的,追求的是不同的战略目的。概括起来,有如下竞争参与方: 

  1、美国和欧盟试图控制中亚,其政治目的在于防止俄罗斯的再度崛起,尤其防止俄罗斯恢复类似苏联的“大帝国”;经济上,希望控制中亚的丰富自然资源。 

  2、俄罗斯希望维持自己在中亚的独特优势,其主要目的是保持自己在地区的影响。同对待整个独联体一样,俄罗斯认为中亚是自己的“势力范围”。经济上,俄罗斯希望中亚国家与俄罗斯实现经济一体化,尤其在能源开采和输送领域。人文方面,俄罗斯希望保持传统的联系,并在教育、科技和生产领域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安全领域,俄罗斯希望中亚成为自己南部的安全屏障。 

  3中国一贯把中亚各国视为平等的伙伴。在政治上,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格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安全领域,中国希望中亚能够摆脱三股“恶势力”的影响,希望中亚能够稳定,从而保证中国西部的安全。在经济方面,中国希望与中亚地区在经贸、能源、基础设施和人文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成为中国西部开发的积极因素,而不是相反。 

  日本、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也重视自己在中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上述三种利益结构。 

  在主要的利益结构中,中俄的战略利益是高度一致,无论在政治领域,还是在安全领域,中俄的长远战略利益都是一致的。双方都希望中亚各国社会政治稳定,都希望消除中亚地区的安全隐患。学术界和媒体渲染的中俄在中亚的竞争主要指经济领域,尤其是能源领域。对此,非常需要正确的解读。 

  不错,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能源合作引起俄罗斯的担忧,尤其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合作引起俄罗斯学者对中国中亚政策的错误解读。 

  对于某些俄罗斯学者来说,中国与中亚国家日益紧密的经济合作将削弱俄罗斯对中亚国家的凝聚力,影响俄罗斯一贯倡导的一体化进程。实际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和经贸合作在中亚各国独立国家建设过程中,在各国社会经济遭遇困难的时期,为各国解决迫切的社会经济问题,缓解社会问题,提供了及时的和不可替代的条件。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与俄罗斯倡导的独联体一体化并不矛盾,从长远看,这种合作有利于独联体一体化的发展,因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对于中亚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中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种多边合作有利于缩小各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互联互通,而这是一体化进程所必需的条件。 

  在能源领域,许多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尤其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合作打破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垄断,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亚国家在发展本国能源工业的问题上奉行能源出口多元化的原则,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垄断中亚的能源生产和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多边合作是可以为各国接受的、造福于各国的唯一途径,而作为最大能源生产和出口国的俄罗斯和最大能源消费国的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问题上达成共识,对于上海合作组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能源合作是一种共赢的合作,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内的战略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而所谓的竞争,并是建立在市场规律基础上的正常竞争,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符合各国的根本利益。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和俄罗斯在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问题上的立场正在接近。尤其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领导人在会谈中以及在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都指出了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性,并强调指出,中俄能源合作不仅仅限于石油和天然气,双方还将在核能、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领域开展务实合作。而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俄罗斯倡导了能源俱乐部设想得到中国的积极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中俄两国一定能够从长远战略利益出发,妥善处理涉及两国利益和中亚各国利益的各种问题,通过协同促进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维护地区稳定。 

    

  载李进峰,吴宏伟、李伟主编《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9月第1版。 



  [1] 李永全,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新华网2013325日。 

  [3] 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引自《稳步向前的上海合作组织》2006年世界知识出版社第234页。 

  [4]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报告(2012 2012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第106-107页。 

  [5] 稳步向前的上海合作组织,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225页。 

  [6] 参见《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合作大事记》,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版,第1-2页。 

  [7] 《中亚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8] Большая игра, 2012, №5,стр.19-20. 

相关文章